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真实”的两次转向——从荷马到修昔底德

发布时间:2017-12-30 00:28

  本文关键词:“真实”的两次转向——从荷马到修昔底德 出处:《浙江学刊》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真实 修昔底德 荷马 希罗多德


【摘要】:本文力图在文本叙述的基础上探究荷马、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的"真实"表达,揭示从荷马的神话思维的经验式"真实",经由希罗多德自然科学的理性式"真实",到修昔底德政治哲学的思辨式"真实"发生的两次转变。荷马的"神赋论"、在场者的见证与强者话语表明,神话经验的叙述方式隐藏着道德批判与建构的目的。受自然哲学的影响,希罗多德以"histor"为基点,建立了以自然知识判断口述材料的"真实"评价原则,而修昔底德又在批判诗人与散文编纂学家的基础上,以其独特的叙事揭示"人性"造成的人类基本政治生活面貌,从"最伟大的战争"与"最大苦难"的双向论证中完成了向理性思辨之"真实"的过渡。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热奈特在《虚构叙事与纪实叙事》(fictional narrative,factual narrative)一文中提出区分两种叙事的必要:“考察纪实叙事和虚构叙事以及面对它们所叙述的故事,因为该故事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视作)‘真实’故事,而第二种情况下则是虚构故事。”①但是,热奈特在理论推理的基础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倩;;真实与虚构——论秘索思与逻各斯[J];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猛;晚期希腊哲学伦理化倾向的历史根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谢江平;;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3 武阳;;“原子偏斜论”映出的激进革命观——青年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自然哲学有限认同的政治哲学意蕴[J];研究生法学;2010年06期

4 莫放春;;孟子与普罗泰戈拉人学思想之会通[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5 王列生;论文艺起源研究的哲学知识方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7 王列生;;道德文艺论的语指与语误[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张艳;;论古希腊哲学的思想体系[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9 沈文钦;从“君子”、“绅士”到现代理想人格——兼论人文、科学、技术的融合[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10 王荣江;;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学科分类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溢木;;人本与德性的交替:古希腊经济伦理思想主要特征——以古希腊两部史诗为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林航;;科学还是人文?——以亚里士多德为例[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圆圆;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D];复旦大学;2011年

2 施向峰;现代政治道德的内在理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蔡林波;内在化:中古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D];山东大学;2005年

6 黄超;论托马斯·阿奎那理性化的激情思想[D];武汉大学;2005年

7 翟志宏;走进神学中的理性[D];武汉大学;2005年

8 胡长栓;怀疑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刘玉鹏;普罗提诺灵魂学说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褚新国;塔西佗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海军;古希腊人的智慧观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彭丽莉;“灵魂之眼”[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希;回顾与反思[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周红艳;关于勾股定理与毕达哥拉斯定理发现的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克冰;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中道问题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亚琳;墨子与阿基米德科技思想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徐振轩;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观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8 卫伟;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黄谊;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唐慧玲;两难中的政治家[D];扬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中梅;“投竿也未迟”——论秘索思[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龙华;;记实求真见史才——读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J];读书;1985年07期

2 黄薇薇;;是谁在发动战争?——析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509-536)[J];国外文学;2009年03期

3 张丽霞;;修昔底德 “人性论”的由来——读《伯罗奔尼撒战争》有感[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3期

4 罗念生;《论崇高》译名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03期

5 李林;;修昔底德史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6期

6 李林;;修昔底德史学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6期

7 瑞切尔·古尔德,杨向荣;修昔底德[J];青年文学;2005年09期

8 ;历史真实与道德评价[J];文艺理论研究;1991年01期

9 胡丹;;孤独的追逐——阐释卡夫卡的一则小寓言[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3期

10 李天祜;;古代希腊早期居民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雷天;尤利西斯的凝视[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捷;论雅典民主政治环境中的旧喜剧[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352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2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