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十四行诗或源于中国律诗
本文关键词:西方十四行诗或源于中国律诗 出处:《河北学刊》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十四行诗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一般认为,这一诗体源于意大利,后来传到法、德、英等国并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诗体。从形式到格律,西方十四行诗都与中国律诗有相似之处。从时代来看,中国律诗盛于公元8世纪左右,而最早的意大利十四行诗出现于13世纪。公元8世纪至13世纪正值连接中国与西欧的阿拉伯帝国时期,当时的西欧文化远比近东文化落后。在近东的希腊诗歌和古代阿拉伯诗歌中迄今未找到十四行诗,而中国律诗当中却有大量的十四行之作。如果西方十四行诗与中国律诗真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前者很有可能源自后者,而完成这一文化传递的使者很可能就是阿拉伯人。
[Abstract]:......
【作者单位】: 石家庄学院外语系;
【基金】: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西方十四行诗或源于中国律诗之可能性研究》(201203144)
【分类号】:I106.2
【正文快照】: 十四行诗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世界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并已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诗体。很多人试图探寻当年生长这枝诗艺奇葩的种子,但至今也无人找到令人诚服的答案。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十四行诗最早发现于意大利,后传至法、德等邻国,随着文艺复兴运动从欧洲大陆向英国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祖武;论英国十四行诗与中国格律诗[J];安徽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先鉴;浅谈英国十四行诗[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2 王利;试析济慈的《蝈蝈与蟋蟀》[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欧卫红;十四行诗(Sonnet)评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管秀丽;;真善美的融合——浅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作[J];才智;2009年02期
5 秦晓梅;;浅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2期
6 张明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自然意象分析[J];作家;2011年14期
7 刘新民;华兹华斯二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王伶伶;;试探十四行诗的音乐特性——解读《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J];沧桑;2006年04期
9 胡光宇;;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学之美[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10 靳秀凤;吴建君;;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之美[J];作家;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仲跻昆;;多元、对话、共生中的阿拉伯文学文化[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李永平;;里尔克的诗歌之路[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易沉;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约翰·泰勒 (John Taylor) 丁俊娜 译;用诗歌撰写音乐与流浪[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范氏义云;越南唐律诗题材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李效真;中韩文化交流视角下的韩国柱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徐畔;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孙玉霞;丁茶山与杜甫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沈杨;科学与文学关系视域下的多恩诗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娄立国;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的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董莉;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马春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D];西南大学;2007年
4 陈小花;爱与美的和谐乐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鲜文森;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十四行诗中的人性哲学[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金涛;男同性恋的话语文本[D];西南大学;2006年
7 王建成;《爱情小诗》:超越爱情,阐释永恒[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崔传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修辞现象[D];山东大学;2007年
9 张亚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男性间的社会性欲望[D];郑州大学;2012年
10 袁泉;舒欧比亚主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2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