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本文关键词:2013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外国文学 当代 学术研讨会 会议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外语教学 外国语 跨国主义 山东 承办
【摘要】:正"2013年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6—19日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当代外国文学》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山东外语教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协办,来自全国75所大学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一议。会议主题为:视点、伦理与跨国主义_21世纪当代外
[Abstract]:......
【分类号】:I106-5
【正文快照】: ~~2013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刘德兴 @孙燕正"2013年当代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16—19日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当代外国文学》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山东外语教学》和《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协办,来自全国75所大学的14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当代外国文学》注释体例说明[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1期
2 ;《当代外国文学》注释体例说明[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1期
3 ;《当代外国文学》注释体例说明[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4 布跃华;;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总目录(第187—192期)[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6期
5 ;更正声明[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4期
6 ;会议通知[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2期
7 李辉;路翎和外国文学——与路翎对话[J];外国文学;1985年08期
8 ;《国外文学》总目录(1990)[J];国外文学;1990年Z1期
9 佳水;吸收别人的长处——秦牧谈外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1992年03期
10 ;外国文学试题[J];中文自修;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守仁;;序[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序[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吴格非;;周立波与外国文学研究[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5 邹建军;;外国文学的网络化与文学教育的大众化[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永红;;学习十六大精神 搞好外国文学学会[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7 刘成富;;法国女权主义作家波伏娃再认识[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8 ;编后记[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9 王腊宝;;流亡、思乡与当代移民文学[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10 张和龙;;当代爱尔兰女作家创作管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世文;反思20世纪外国文学[N];文艺报;2003年
2 叶隽;外国文学如何融入本国精神生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罗新璋;一代钜观[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孙茜;21世纪外国文学大奖系列新书出版[N];文艺报;2008年
5 世文;人文传统和准则没有消失[N];文艺报;2005年
6 虹飞 组织采写;指点外国文学佳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7 赵明宇;盘点2006:引进版文学风头盖本土原创文学[N];中华新闻报;2006年
8 王坤宁;六部作品折桂“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陆建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外国文学评论》主编;我理解的阅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经典也可以被糟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部铁军;郑振铎与外国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2 金芳实;中韩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D];复旦大学;2003年
3 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4 唐晓云;用自己的声音言说[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炜;现代视野下的经典选择[D];四川大学;2007年
6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宏薇;托妮·莫里森宗教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朴玉;于流散中书写身份认同[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旭峰;解放政治与后殖民文学[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才凤;当代中国和英国女性文学概述与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秀娟;太宰治·文学的假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董若辰;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外国文学作品选材的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盛;荒谬世界的怪诞呈现[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5 许适琳;拉斯普京作品中的老人情结[D];吉林大学;2008年
6 刘森;巴思的迷宫:《客迈拉》小说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胡以娜;《迷惘》的象征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爱梅;论《美国悲剧》的哲学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唐于斯;成长如蜕[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晓夏;中国学术视野下的西班牙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2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