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反讽叙事

发布时间:2017-12-30 03:22

  本文关键词: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反讽叙事 出处:《日本问题研究》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大江健三郎 反讽叙事 不可靠叙事 元小说


【摘要】:反讽是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的显著话语特征。大江健三郎在小说中通过不可靠叙述者的设置、元小说技法来形成叙述间距,从而达到强烈的反讽叙事效果。反讽是他使文本充满张力,深化小说主题的策略之一。大江小说的反讽叙事不仅仅停留在小说中悖论要素的设置上,而且还体现在他对"事实与虚构"这一小说本体内容的认识上。在这个意义上,反讽叙事体现了大江小说的批判精神,展现了他对小说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YJC752019) 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2-QN-040) 河南省教育厅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1-QN-231)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西方文艺理论中,反讽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是一种修辞格,也可以将其认定为一种叙事策略、叙事结构,甚至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创作原则、一种生存论哲学理念。“它(反讽)是作者由于洞察了表现对象在内容和形式、现象与本质等方面复杂因素的悖立状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希云;生命与神话的凝聚——读大江健三郎小说《饲育》[J];阅读与写作;1997年11期

2 朱鸿;大江健三郎的启示[J];小说评论;2001年01期

3 兰立亮;从《死者的奢华》看大江健三郎对存在主义的接受和超越[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张景韬;;大江健三郎封笔之作《别了,我的书!》[J];出版参考;2006年28期

5 邱华栋;;大江健三郎:创造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J];理论与创作;2010年01期

6 邱华栋;;大江健三郎:创造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1935—)[J];西湖;2010年02期

7 邢伟川;;呼唤通向未来的“新教育”——我读大江健三郎《致新人》[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05期

8 文洁若;在暧昧的日本——谈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J];读书;1996年08期

9 刘伯祥;大江健三郎与亨利·米勒[J];日本学论坛;1998年02期

10 唐月梅;;大江健三郎及其在中国[J];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于进江;;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活动轨迹探源——《奇妙的工作》问世为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王琢;;日本当代文学述评[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昌伟;铁凝莫言合荐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许金龙;呼唤良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3 车前子;我们在暖昧的亚洲[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本报特约记者戴铮;特立独行者获大江健三郎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实习生 刘亚文;大江健三郎新作借力吸引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许金龙;鲁迅、毛泽东对我影响深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7 书评人 薛静;大江健三郎和孩子们一起穿越时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8 世文;大江健三郎第五次访问中国[N];文艺报;2006年

9 记者  舒晋瑜 李晋悦;再猛烈的逆风也无法驱散希望[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戴铮 编译;大江:期待一种语言“揭竿而起”[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王新新;大江健三郎的早期文学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4 刘炳范;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与和平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吴岚;“世界文学”视域下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尚一鸥;村上春树小说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林进;日本现当代纯文学的风向标[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政良;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战争认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江清;论大江健三郎小说中的狂欢精神[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宝剑;试论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和平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安徽;继承与超越——论大江健三郎与萨特的存在主义[D];吉林大学;2004年

5 徐丽鹃;反讽叙事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彭巧艳;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叙事时间[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振喜;试论大江健三郎的早期存在主义文学[D];吉林大学;2004年

8 董晓娟;“战斗的人道主义”[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凡;《米格尔大街》反讽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韩静;大江健三郎后期作品中的互文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53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3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