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与《易经》
本文关键词: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与《易经》 出处:《外国文学评论》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黑塞后期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易经》这本古老密典,这得益于他的同乡卫礼贤的《易经》翻译,也与当时包括荣格在内的"智慧学派"对《易经》的推崇不无响应。黑塞在《玻璃球游戏》中赋予《易经》以艺术生命。《易经》是小说的灵感之源、主人公性格发展的推动力和作品主题的组成要素。《易经》在作品中的使用是西方人为反拨技术、科学理性之片面,为抵御蜕化与堕落而培植东方式的虔诚、敬畏心理和返归神性之需的象征,也预示了一种新的思维与文化走向。
[Abstract]:......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I516.074;B221
【正文快照】: 《易经》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智慧宝藏,经过“人更三圣(伏羲、文王和孔子)、世历三古”的漫长创建与完善过程,成为一部沟通现实世,与未知世界、融哲理与神秘于一体的奇书,它用阴阳两符的时、位演绎,ii助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中国文字的象形义来喻示事物发展的萌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凡木;;《周易》西行 关于《周易》的德译与英译[J];读书;1992年01期
2 李雪涛;;《易经》德译过程与佛典汉译的译场制度[J];读书;2010年12期
3 何建南;莱布尼茨、黑格尔和《易经》符号系统[J];江西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4 张西平;《易经》在西方早期的传播[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4期
5 李存山;莱布尼茨的二进制与《易经》[J];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桐生;廖霞;;中国文学对外传播规律的思考[J];长江学术;2006年02期
2 王斌;;质疑现代科学纯粹的西方文化渊源——与余英时先生商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佳娣;;明末清初来华传教士对《易经》的译介及索隐派的汉学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祝东;;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易学符号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符号与传媒;2012年02期
5 陈峗;;“家天下”与“天下一家”:三代政教的精神——以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6 陈才智;;西方的中国先秦散文研究举隅之一:《易经》研究[J];国际汉学;2012年02期
7 张井梅;;中国史学的西渐及其回应[J];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05期
8 陈峗;;“人间”大义与早期王国维文哲之学的归止[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9 郑健儿;;论苏青的现代性、根源与归宿[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赵中国;;对“先天图与二进制关系”之争的考察与辨析[J];周易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碧;《周易》象数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魏六朝文化变迁[D];复旦大学;2007年
4 宋琦;武侠小说从“民国旧派”到“港台新派”叙事模式的变迁[D];山东大学;2010年
5 于祥成;清代书院的儒学传播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培培;百年回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黄军;中国《易经》对约翰·凯奇偶然音乐的影响[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3 王蕊;16-18世纪中国文献在欧洲的传播[D];郑州大学;2012年
4 骆泠霏;16-18世纪耶稣会传教士的汉语言文化研习及其在欧洲的传播[D];重庆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劲;;《玻璃球游戏》、《易经》和新浪漫主义理想[J];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3期
2 周海亮;;玻璃球游戏[J];金山;2007年05期
3 马江风;;《玻璃球游戏》的三重意象解读[J];青年文学家;2012年12期
4 林国良;精神超越者的崇高与脆弱——从佛教思想看黑塞的《玻璃球游戏》[J];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胡继华;;生命的悖论与游戏的衰落——评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J];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6 张佩芬;;架起一座"魔术桥梁"——谈赫尔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戏》[J];读书;1990年06期
7 梁文;;海塞博物馆[J];文化译丛;1990年04期
8 郑海娟;;“万有”之路——读黑塞《玻璃球游戏》[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孙娜娜;;论黑塞《玻璃球游戏》中的中国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10 乔叶;;阅读笔记五篇[J];黄河文学;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滨滨;玻璃球游戏[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丽;以《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玻璃球游戏》为例分析德国教育小说中主人公的形象[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2年
2 杨莹;试析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531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3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