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随顺的艺术化
发布时间:2017-12-30 13:37
本文关键词:造化随顺的艺术化 出处:《辽宁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俳谐原是以卑俗、滑稽为主旨的语言游戏,松尾芭蕉为把俳谐提高到与汉诗和和歌相匹敌的境界,在《笈之小文》中提出了风雅观的根本精神—“造化随顺”。“造化随顺”是解开芭蕉风雅观的关键,因此至今为止,在“造化随顺”思想的解释上已是“百花齐放”,但是对于“造化随顺”艺术化表现的探究尚无人涉足。本论文试图证明“造化随顺”的艺术化表现即“情景合一”。 “造化”语意是“天”,“随顺”则要求人们尊重宇宙运行规律,主动融入到宇宙运行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所以“造化随顺”要求人们按照自然的发展行动,主动与自然合二为一,就是达到中国所说的“天人合一”境界。“造化随顺”是主体之情与自然之景的交融与统一。自然鲜活的生命给人们影响和感动。进一步说,自然所具有的跃动的生命和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节奏相互协调融合,产生了“情景合一”的美的感动。 俳句是五,七,五格式的短诗,但是在芭蕉俳句中,松尾芭蕉的感情与其所见之景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正是这个特征,,在芭蕉俳句中可以感受到宇宙世界的万物和芭蕉的喜怒哀乐情感和情绪的融合。俳人看到自然瞬间的运行变化,与其产生了共鸣和共感,并将其感动寄予十七个文字之中。 本论文采用实证的方法,用中国“情景合一”的诗论来分析论证芭蕉俳句风雅精髓的“造化随顺”思想,结果证明了中国诗论的“情景合一”就是“造化随顺”的艺术化表现这个假说的成立。“造化随顺=情景合一”的研究从文学领域对“造化随顺”做了探讨,其作用将有助于理解汉诗对日本韵文学渗透的微观史,汉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和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诗学传播的历史。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313.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汤一介;;论“情景合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胡国民;;王夫之诗学“情景合一”论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陈光;芭蕉俳句的“谐”与“雅”[J];日语知识;2001年01期
4 陈光;松尾芭蕉的“物我一如”与庄子的“齐物论”[J];日语知识;2002年09期
本文编号:135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