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中里基的恋母情结
本文关键词:解读福斯特《最漫长的旅程》中里基的恋母情结 出处:《鲁东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爱·摩·福斯特 《最漫长的旅程》 里基 恋母情结
【摘要】:《最漫长的旅程》(1907)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1879-1970)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自发表以来,,该小说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评述。然而,对小说中里基的恋母情结的研究却尚未有涉及。本论文以心理分析理论为基础,对小说中里基的恋母情结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恋母情结导致了里基的悲惨结局。从这一角度对《最漫长的旅程》所展开的研究必定会对福斯特及其小说提供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诠释。 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介绍了福斯特的生平、艺术成就、小说《最漫长的旅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国内外学界的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结构、主要内容及其研究意义做了简要介绍。第二章对心理分析理论进行了简要梳理,着重介绍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相关心理分析理论。第三章分析了亲情中所体现的里基的恋母情结。这部分将从里基与他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着手,从家庭关系角度—里基的父母及里基同母异父的兄弟史蒂芬,分析里基恋母情结的产生、发展以及对其生活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爱情及婚姻中所体现的里基的恋母情结。这部分将从里基与阿格尼斯的爱情及婚姻着手,从爱情的角度分析恋母情结对里基的爱情、婚姻及其性格的影响。第五章分析了其他人际关系中所体现的里基的恋母情结。这部分将从里基与其密友安塞尔,里基与其情敌杰拉德等关系着手,分析了恋母情结如何发展到失去控制并主宰着里基的思想。 第六章为结论部分。该章节揭示了恋母情结导致了小说主人公里基的悲剧人生,并得出结论认为人生中最为悲惨的事情并非身体的残疾而是精神的残缺,这正是里基的认识离“真实”渐行渐远且最终迷失自我的寓写。本章最后还指出了该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以后研究的期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丽亚;E.M.福斯特小说理论再认识[J];外国文学;2004年04期
2 钟震颖;;从跨文化角度解读福斯特的意大利小说[J];考试周刊;2008年08期
3 苑辉;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人文主义思想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4 罗玲娟;;福斯特小说的文化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岳峰;;福斯特意大利小说中文化身份的嬗变[J];名作欣赏;2006年04期
6 崔少元;文化冲突与文化融通——《印度之行》:一个后殖民主义读本[J];国外文学;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双;福斯特小说中女性形象解读[D];南昌大学;2006年
2 栗明敏;爱·摩·福斯特两部小说中联系思想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魏晓丹;福斯特对英国中产阶级的视野拓展[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姚依东;福斯特自由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D];浙江大学;2007年
5 陈巧;爱·摩·福斯特的自由—人文主义联结观的解读[D];西南大学;2007年
6 赵丹;西方文学扁形人物论[D];兰州大学;2008年
7 冯文捷;他的秘密——解读福斯特小说中的隐性同性恋文本[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颖新;《福斯特早期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殿秀;福斯特两部小说中的偏见及其透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张四维;福斯特小说的生态批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55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