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罗生门》的功能文体学分析 出处:《语文建设》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当下有关于《罗生门》的研究中,多数角度是从内涵和主旨及文学文本本身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本文另辟蹊径,寻求其在功能文体学方面的独特魅力,从而对小说做出进一步的阐释和解析,通过对主人公"家将"的物理性过程分析,阐释他的心理变化和小说的独特魅力。
[Abstract]:......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引言在芥川龙之介早期的文学创作中,《罗生门》是日本文学界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叙述的是一个简单的家将和流浪的老太婆相遇、对话后各自之间发生的行为,内容是简单的,但是同时也是丰富的,并且在有限的篇幅中,成功地塑造了家将这个角色和流浪老太婆的角色。在这两个角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品;;文学文体学视阈下的《雪夜林边驻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吴伟萍;;篇章中的状语主位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胡织女;;失衡突出与小说的主题关联性——《雨中的猫》之文体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曾芳萍;;从语气突出视角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及其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荣博;贾丽婷;;从文体学角度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理解[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6 董菁;;德语爱情短信的文体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7 曾芳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文体特征及其英译[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M.A.K.韩礼德;姜望琪;付毓玲;;篇章、语篇、信息——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田贵森;王冕;;功能语言学在中国的应用研究与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齐超;古炜;;歧义的语法隐喻视角[J];才智;2009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丽香;;小说语言的形式与功能——《泄密的心》的功能语篇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红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观的生成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崔智英;电视访谈的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郑燕平;论全球背景下语篇翻译的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陈丽霞;戏剧话语语用修辞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于善志;中国学生英语句式发展风格研究——从显性标注到可选标注[D];河南大学;2004年
10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玉娟;论中文企业简介的英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佳;欧·亨利三篇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李庆;一项关于隐性文体知识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忠才;从顺应论看反问句的语用功能[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黎f;立法语篇权力关系研究:批评性视角[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俊媛;英语童话的文学文体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田芬;汉英硬新闻评判系统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9 俞晓宁;中美英语娱乐新闻的文体特点比较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鲁琦;目的论指导下的学术论文摘要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莉莉;;虚妄?真实?——新历史主义视野下的《罗生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郑绍楠;张海涛;;《罗生门》:在历史之真与文学之真之间[J];电影文学;2008年06期
3 何莉琼;王海东;;言辞的立场:欲望还是正义?——《罗生门》撩开人性光亮的面纱[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4 赵月斌;;罗生门:遇贼成贼[J];名作欣赏;2009年28期
5 智联忠;;精心探索 独具魅力——评小剧场探索戏剧《罗生门》[J];南国红豆;2010年05期
6 和文波;;从《今昔物语》看《罗生门》的“说话”性质[J];电影评介;2010年07期
7 周婕;;传播中“罗生门”意义转变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1年05期
8 姬相轩;;看看谁最能“忽悠”——电影《罗生门》赏析[J];电影评介;2011年12期
9 翟雅丽;黄翠兰;;光影编织的神奇之网──从《罗生门》蓝本到影像[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仲冲;;“罗生门”历史发展中的语意指象差异性解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迪彦;;试比较黑泽和芥川的两座“罗生门”[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爱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演出小剧场探索戏剧《罗生门》[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志昂;人人难逃《罗生门》[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王乾荣;碰撞“罗生门”[N];检察日报;2011年
3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顾骏;“扶老罗生门”下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张世光;哈尔滨中考加分事件深陷“罗生门”[N];工人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丹;万家共赢8亿资金异动罗生门[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6 本报记者 宋文明;索力老板跑路“罗生门”:晋江服装业危机波及下游[N];中国经营报;2014年
7 张兴军;不应无视亿元福彩事件陷入“罗生门”[N];乐山日报;2009年
8 孟潇;小剧场探索戏剧《罗生门》的七重生命[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邢兢文;沉默的罗生门,沉重的龙背墙[N];中国电影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赵昂;外资超市陷食品安全“罗生门”的背后[N];工人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仲冲;三重“罗生门”——简析“罗生门”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差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世莲;小说《罗生门》的功能文体学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3 冯力;人类无法躲避的“谎言”[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艳丽;《罗生门》与《鼻子》的汉译本对比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55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55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