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中的美术》——从老《译文》到《世界文学》
本文关键词:《〈世界文学〉中的美术》——从老《译文》到《世界文学》 出处:《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世界文学 美术 译文 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 定价
【摘要】:正~~
[Abstract]:positive
【分类号】:I106;J205
【正文快照】: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定价:89元《〈世界文学〉中的美术》——从老《译文》到《世界文学》@庄嘉宁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1994年03期
2 炎冰;“回顾与展望:跨世纪的世界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东方论坛;1995年04期
3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1年12期
4 ;世界文学[J];全国新书目;2005年08期
5 唐际虹;;歌德与中国文学[J];文史哲;2006年02期
6 施锐;;歌德的“形态学”与“原诗”论[J];理论观察;2006年05期
7 李进书;施江斌;;启蒙主义的民族文学情结及其启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王林生;;“世界文学”与接受之维[J];语文学刊;2007年S2期
9 王忠祥;陈汝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如何进行科学训练[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10 张奚瑜;;日本作家的世界文学想象——以大江健三郎为中心的考察[J];探索与争鸣;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文信;;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钱念孙;;关于“世界文学学”的构想[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李思孝;;马克思“世界文学”的现实意义[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龚举善;;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必要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6 王育烽;陈智淦;;评杜昌忠教授著《圣经文学研究》——兼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仲跻昆;;多元、对话、共生中的阿拉伯文学文化[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冯茜;;堕落的“浮士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之比较[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9 张素珍;;一位被葬送的浪漫主义女性——读《第凡尼的早餐》[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10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铮;残雪作品入选日本新版《世界文学全集》[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梁春芳;世界文学地图“新大陆”[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记者 庄建;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首颁“微山湖奖”[N];光明日报;2009年
4 清华大学外文系 王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绘图模式[N];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施梓云;重温一个文学的世纪[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非典时期的非常阅读[N];北京日报;2003年
7 余中先 翻译家;梦幻宫殿——梦幻城堡?[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李永平;文学的民族语境与世界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余中先 本报记者 阮慧勤;巴黎书香[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中国古代小说与当今世界文学[N];文汇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峻;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迷宫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2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3 王炜;现代视野下的经典选择[D];四川大学;2007年
4 许平;品境——细读《神州集》[D];复旦大学;2006年
5 温华;论外国文学研究话语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丁世鑫;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1919-1949)[D];山东大学;2006年
7 易艳萍;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的讽刺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博;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刚;漂游在现实与虚幻之间[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荣洁;茨维塔耶娃创作的主题和诗学特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冰;世界文学交响中的本土声音[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金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兰;米兰·昆德拉的小说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安妮;因情而死,因死而生[D];湖南大学;2009年
5 姜水娥;流散的他者[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玲玲;20世纪初日本社会的缩影[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程倩;末世论关怀下的小说《我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董岳州;论后殖民语境下奈保尔及其创作的边缘性[D];湘潭大学;2006年
9 付璐玮;虚构与幻想构筑的迷宫[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仲晴晴;背叛:具体的威胁[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65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6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