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研究”的兴起与英国文学批评的机制化
本文关键词:“英文研究”的兴起与英国文学批评的机制化 出处:《国外文学》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英文研究 马修·阿诺德 剑桥批评传统 民族主义 意识形态
【摘要】: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化学术语,"英文研究"大致是在19世纪伴随英国文学及其学科建制过程而出现、兴起的,其演变紧紧牵系着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历程。马修·阿诺德对英文研究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对文学和文学批评的社会功用的重视,文学脱离了浪漫主义的理解维度,被置于一个大的社会文化场域中加以考量。阿诺德对文学文化的推崇直接影响到后来的F.R.利维斯和"细察派",为英国文学批评的机制化奠定了根基。伴随着一战后民族主义思潮的高涨,英文研究逐渐摆脱古典语文学的压力,成为增强民族认同感、建构英国文化的"英国性"的意识形态黏合剂。尽管作为一项意识形态工程的英文研究已然消融于历史的苍茫之中,但"英文研究"对英国文化研究、剑桥批评传统对英国文学批评的重要影响依然清晰可循。
[Abstract]:As a special cultural and academic language, "English study" is roughly in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British literature and it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ise of the evolution of tie with awakening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 significance of Matthew Arnold English research, the main performance for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social function of attention.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understanding perspective of romanticism, placed in a large social cultural field to be considered. Arnold praised the literary culture directly affects the later F.R. and Weiss and "to se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mechanism of British literary criticism. With the rising of a postwar nationalism English, classical philology research gradually get rid of the pressure, an enhanced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ideology construction adhesive British culture "Britishness". Although as an ideology of Engineering English research has been dissolved in the boundless history. However,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English research" on British culture research and Cambridge criticism tradition to English literary criticism is still clear.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新疆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重估‘文化’的位置——英国文化主义研究”(BS12022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6
【正文快照】: English Studies常常可以翻译成“英文研究”、“英语学”、“英国研究”或“英语研究”,其研究对象广及英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但是,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化学术语,它大致是在19世纪伴随英国文学及其学科建制过程而出现、兴起的。追溯英语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莉;陈越;;鲜活的源泉——再论剑桥批评传统及其意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本英;英吉利民族与英帝国[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姜德福;国内学术界对15—18世纪西欧贵族的研究述评(1979—2001)[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傅新球;16~18世纪英国中上阶层的择偶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尹莉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伊格尔顿政治批评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翁君怡;;狂欢化——爱欲与死亡的交织[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6 季玢;;“还原历史”背后的陷阱——关于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祛魅化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马友平;互动·生成·批评——本雅明艺术思想中的接受理论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8 龙瑞翠;李增;;维多利亚时代小说中人物阶级属性界定问题研究[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9 李跃庭;沈月明;;在历史与“新历史”之间——论李锐小说《银城故事》历史叙事的困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张学忠;戴卫平;;英语“贵族”词汇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薛稷;;特里·伊格尔顿批判理论思想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张永刚;;由“意识形态”问题所展示的文学理论姿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立群;;现实的担当与美学的重构——近年来诗歌趋向的功能考察[A];诗歌与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小娟;探寻“自我”—夏洛蒂·勃朗特小说主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俞佩淋;作为症候的“文革”记忆书写[D];浙江大学;2011年
4 王爱侠;右派形象与作家心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陆建松;上帝、国家与财产权[D];复旦大学;2011年
7 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巫洪亮;“十七年”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孟祥春;利维斯文学批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孔凡琴;多维视阈下的英国高中教育办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试论11-13世纪英格兰王权的扩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尤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娜;论17-19世纪的英国贵族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伟杰;莎士比亚戏剧与贵族文化元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庚坤;推崇与反叛[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姚俊;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初英国哥特式建筑复兴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汤先红;从纷争突起到尘埃未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晨辉;英国近代前期贵族家庭的财产分配[D];河南大学;2011年
9 柳波;十八世纪初英国贵族裙带关系初探[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凯斌;托马斯·贝克特死因探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曹莉;;剑桥批评传统的形成和衍变[J];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2 陆扬;利维斯主义与文化批判[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雨平;;幕府执政者意识形态与日本五山汉诗[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郑佰青;;超越召唤——克拉丽莎的“战争”[J];外国文学;2007年06期
3 吴晓燕;;论意识形态对哈代诗歌译介的操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许勤超;;现实的意识形态反映——马克思主义莎评述评[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王秋海;形式与历史的契合——桑塔格对“法西斯主义美学”的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6 董雪飞;;文本策略与意识形态之间——对《白鲸》的一种文化阐释[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期
7 约翰·斯蒂芬斯;史菡菡;高峰;梁冰;;从伊甸园到乡村:论儿童文学中的自然观[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唐萍;;从勒菲弗尔的重写理论看傅东华对《飘》的译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12期
9 任爱军;;《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构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08年08期
10 高建为;;从自然主义在英国的读者反应看文化适应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齐阳;;布宁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接受情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博;;后现代意识形态下遗失的美国梦——浅析琼·狄第恩的《向伯利恒跋涉》[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永波;;浅议“垮掉派”文学的“垮掉”价值[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小航;;母性的枷锁——读凯特·肖班的《觉醒》[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何云波;;苏联模式与中国文论话语转型[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邱畅;;中国形象在美国小说中的误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8 侯志勇;;《贝尼托·切莱诺》中人物的语言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增;龙瑞翠;;《荒凉山庄》阶级人物的道德伦理学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郭跃华;;《蝴蝶君》中的霸权主义意识形态[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陆薇;以哥特叙事烛照华裔美国文学[N];文艺报;2009年
2 金浪;穿越“镜中森林”的阅读冒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王杨;“历史·记忆·文学”学术研讨会召开[N];文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跋列兰;莱辛:超越性别的时代书写者[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小拙;暗夜闪电:诗人与密探[N];文学报;2006年
6 张和龙;《论美》:文化冲突的艺术再现[N];文艺报;2006年
7 林精华;如何认识中国的俄罗斯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张和龙;《大海》——艺术的胜利[N];文艺报;2006年
9 张黎;德意志民族的记忆和心声[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水棍;纸上的“诺亚方舟”[N];中国邮政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亦佳;杰姆逊的文本阐释理论与阐释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伟;詹姆逊与乌托邦理论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于冬云;厄内斯特·海明威与现代性的悖论[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荆兴梅;托妮·莫里森作品的后现代历史书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饶静;太初有言—诺思洛普·弗莱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燕;黑色浪漫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2 冯舒奕;时隐时现的福克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肖丰;詹姆逊意识形态分析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小菲;论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小静;从《美国悲剧》看大众文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7 唐鳌;论《黑暗之心》的情感结构[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奇娜;卡夫卡阐释的叙事性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李林林;从马克思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的女性社会地位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徐丽洁;碰撞、失落与回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77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77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