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规训与反叛:空间建构中的女性身体

发布时间:2018-01-08 03:12

  本文关键词:规训与反叛:空间建构中的女性身体 出处:《创作与评论》2013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女性 身体技术 规训 男性 空间建构 政治内涵 性别 女性主义 公共空间 女性气质


【摘要】:正一空间、身体和性别一直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命题,它们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也一直在厘清中。作为生命和情感的物质载体,身体越来越被视为文化建构的产物,伴随着身体的重新发现,身体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政治内涵。但是敏锐的女权主义者们发现,男性在对身体进行政治文化解剖之时,预设的身体解剖标本是男性身体,而女
[Abstract]:Body and gender have always been important propositions in feminist theory, and the interlaced and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them have always been clarified. A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life and emotion, the body and gender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life and emotion. Body is more and more regarded as the produc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th the body's rediscovery, body is endowed with more and mor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s. When a man dissects the body politically and culturally, the preset body anatomy specimen is the male body and the female body.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一空间、身体和性别一直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命题,它们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也一直在厘清中。作为生命和情感的物质载体,身体越来越被视为文化建构的产物,伴随着身体的重新发现,身体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政治内涵。但是敏锐的女权主义者们发现,男性在对身体进行政治文化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有顺;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陈兆肆;;清代法律:实践超越表达——以衙役群体运作班房为视角[J];安徽史学;2008年04期

4 朱霆;;福柯权力空间理论的建筑学解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5 许晓燕;;解放还是阉割?——消费视野下身体的神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6 解元勋;;福柯与苏打绿——关于权力、认同和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洪山;;对新时期女性文学价值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陈明辉;;论后新时期小说的“个人化”与“伪个人化”品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李雨峰;;枪口下的法律——近代中国版权法的产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10 毛晓秋;;法律的驯顺与政治的审慎——解读霍布斯《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杨冰莹;;作为仿像的卡通与作为卡通的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3 龙永干;;蜕变的努力与“革命”的焦虑——鲁迅“左联”生存论[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后现代消费社会身体的走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6 费小平;;“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不可忽略的文化翻译研究视角[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杨虹;;城市变革中的金钱话语——近20年商界小说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书写[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云锋;;大众传媒、消费主义与“非常态的常态化”——批判理论视角的文化研究[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9 郭玉琼;;发现秧歌:狂欢与规训——论20世纪40年代延安新秧歌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10 彭晖;;四川北路购物中心对地方社会网络的影响[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2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3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4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凤秋;在历史中重构女性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栋;后殖民语境下的J.M.库切小说主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段秀岩;商业空间中的休闲性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艳;李迎冬;;D.H.劳伦斯眼中的现代女性——《恋爱中的女人》中的雕像解读[J];电影评介;2008年12期

2 刘瑞红;;由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看现代女性生存状态[J];时代文学(上);2010年03期

3 张晓颖;;海明威的性别困惑——小议《战地钟声》中的女性人物[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1年Z4期

4 姜玉平;;乔治·桑女性主义思想的新发展[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方向真;一个现代女性的精神世界——读傅天琳的组诗《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6 郑岩;;权力规训与个体生存——解读《青草在歌唱》[J];理论界;2007年12期

7 汤卫根;;论《1984年》中的权力运行机制[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3期

8 宋欧;;父权规训与想象——解读《黑暗的心》中男女性别形象的构造[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4期

9 杨会英;;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金铭;;权力话语中的爱米丽[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以丹;;爱的理想、困惑与解答——论林真理子《只要赶上末班飞机》和《京都行》的文学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叶塑;程慧;;世纪之隔的不同抗争 挣脱不去的相同命运——安娜卡列尼娜与弗朗西丝卡的悲剧命运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世红;;追求女性解放的两朵奇葩——简·爱与爱德娜·蓬迪里埃之比较[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4 陈丽秋;;“飞行”男性们身后的女性——试析《所罗门之歌》中的男女关系和女性地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翟永明;;请让我听听你的声音[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三辑)[C];2007年

6 许薇;;“她者”的困境与拯救——《到灯塔去》中边缘女性莉丽·布里斯科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彭雅琼;;男性传统被解构了吗——剧作《费芙和她的朋友们》中的女人们[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蔡岚岚;;英国女性文学溯源——19世纪以前的英国女性文学综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意云;真实与谎言[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刘伟(文学博士);困厄与衰颓:另一种“男性”叙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陈蔓萍;“迷惘的一代”的新女性[N];文艺报;2006年

4 李兵;《玩偶之家》新解[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康正果;耶稣身边的女人[N];南方周末;2005年

6 本·麦金泰尔邋凌云;网络匿名与鲁莽放肆之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南方朔;祖母级作家的边缘书写[N];深圳商报;2005年

8 胡晓华;母亲啊母亲,你杀死了我[N];文艺报;2005年

9 吕超;欧洲文学中女性的“断头情结”[N];中华读书报;2004年

10 阎海东;青春如何下地狱[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梅;女性主义重读乔治·奥威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刘爱英;塞缪尔·贝克特:见证身体之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朱岩岩;认同和/或抗拒:凯瑞·丘吉尔剧本的女性性别身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隋红升;身份的危机与建构[D];浙江大学;2010年

5 李雪花;朝鲜朝闺阁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6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曾雪梅;论安吉拉·卡特的小说对现实和主体性的颠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恩文;好男儿、好父亲与唯一神教[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汪玉霞;“我想我自由了”[D];安徽大学;2004年

3 杜菲;从规训的囚徒到人性的复苏[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慧苹;强权与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董墨;男性统治下女性与自然的救赎[D];吉林大学;2011年

6 彭金霞;男性权威的颠覆—对品特早期戏剧中女性形象的福柯式解读[D];西南大学;2011年

7 张亚利;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男性间的社会性欲望[D];郑州大学;2012年

8 董丽颖;亨利·詹姆斯笔下的边缘男性[D];中南大学;2012年

9 董淑铭;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女性对男性命运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佳;发现生活的人将失去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95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395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3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