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于艺文通解与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较诗学

发布时间:2018-01-14 09:00

  本文关键词:于艺文通解与文化融合中深化比较诗学 出处:《学术研究》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融合 比较诗学 邓乔彬 贯中 人文学科 暨南大学 现代新诗 结集出版 古代诗 唐诗研究


【摘要】:暨南大学邓乔彬教授去年8月结集出版了近750万字的12卷学术文集,融贯中国古代人文学科多个领域,在较宽广的历史文化视野下探讨传统文艺学科的具体问题,使研究有所拓展,有所深入,得出不少精当见解,为学界关注,认为其研究方法值得借鉴。这里从不同论述角度择出中肯者,以概其说。
[Abstract]:In August last year, Professor Deng Qiabin of Jinan University published nearly 7.5 million words of 12 volumes of academic works, which merged into many fields of ancient Chinese humanities. In a broa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issues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art subject, so that the study has been expanded, some in-depth, get a lot of fine views, for th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ts research method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I106.2
【正文快照】: 《文集》第2、3卷分别是比较诗学与文化诗学,体现出作者的研究从文艺学到文化学之进展、深入的学术理路。邓著不走传统诗学研究路子,力图寻找新的学术增长点,运用了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第2卷就钱锺书《旧文四篇》(后增益为《七缀集》)中的《中国诗与中国画》、《读〈拉奥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红;;海外新移民女作家的边缘写作及文化身份透视[J];华文文学;2007年01期

2 韩嫣薇;;后殖民语境中民族主义困境的反思——《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文化融合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单文华;;浅论《一位女士的画像》的艺术特点[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魏衍学;;亨利·詹姆斯《美国人》中的文化融合观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沈琳;;《喜福会》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东方主义”的解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魏衍学;;一位迷失的文化朝圣者——论《美国人》中文化融合失败的必然性[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朱士春;刘爱真;;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角度解读《女勇士》[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8 宋丽丽;文学世界主义·文化多元主义·文化融合[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9 邱畅;;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10 傅淑琴;;试论亨利·詹姆斯的文化观[J];电影文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洪华;文化融合中的超越与归依[N];文艺报;2004年

2 见习记者 孙海悦;世纪文景引进帕慕克集大成之作《黑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红;追索与建构:论海外华人文学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邹涛;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许爱联(Chidhathai Puyati);曾心文学创作与80年代以来泰华文学思潮[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燕;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舒玲娥;赛珍珠小说中的多重文化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田冬青;中西文化的撞击与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妍;论斯坦贝克在《伊甸之东》中对东方主义的反思[D];辽宁大学;2008年

5 甘丽锋;和谐,融合,,和平在汤亭亭《第五和平书》中的体现[D];厦门大学;2009年

6 安瑛;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延边大学;2007年

7 谭进;冲突与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伟;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符号[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菲;非裔美国人的身份重建和文化融合[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10 汤玉华;论伯纳德·马拉默德小说《伙计》中的文化融合[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22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22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9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