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女性主义视角下《可以吃的女人》和《浮现》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21:18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视角下《可以吃的女人》和《浮现》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 出处:《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受害者 父权制 身份 重建 异同


【摘要】:玛格丽特·阿特伍德(1939—)被公认为是当代加拿大文坛上最重要的文学巨人之一,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由于对加拿大文学发展所做的杰出贡献,阿特伍德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 本篇论文选取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早期的两部作品《可以吃的女人》和《浮现》进行对比研究。将这两部小说放在一起研究有如下两个原因:第一,它们的主题相似,探讨的是知识女性如何在男权社会的强权之下冲破迷惘,彷徨的困境,踏上追求自我身份的征途。第二,这两本小说从两个方面探讨了女主人公们追求自我身份的方式,,全面地揭示了阿特伍德的女性主义思想,即女性的生存观点。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和《浮现》中的女主人公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对比,从三个方面来探讨阿特伍德笔下的知识女性走出困境,寻找自我身份时所体现的异同。这三个方面体现在: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迫害程度的异同;女性在追求自我身份,实现身份重构时所采取的方式的异同;本论文尝试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无论女主人公处于何种不同的受害者境地,一旦她们踏上追求自我身份的征途,她们的目标和结局是相似的——自我重建。本文也将为这两部小说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深刻的视角,让更多的人关注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女性问题。
[Abstract]:Margaret Atwood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giants in contemporary Canadian literature, a famous poet and novelist. Literary critic. For hi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nadian literature, Atwood is known as the Queen of Canadian Literature. This paper takes Margaret Atwood's two early works, Edible Women, and emerging,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There are two reasons why the two novels are put together: first. Their themes are similar, exploring how intellectual women under the power of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break through the dilemma of confusion and loss, and embark on the quest for self-identity. Second. The two novels probe into the ways in which heroines pursue their self-identity from two aspects and fully reveal Atwood's feminist thought which is the viewpoint of women's exist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his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heroines in the novel "Edible woman" and "emerging", and discusses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ntellectual women in Atwood's works are out of troubl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earch for self-identity. These three aspects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degree of persecution of women in the male-dominated societ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ways that women adopt in the pursuit of self-identit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raw such a conclusion: no matter what kind of victim situation the heroine is in, once they embark on the journey of pursuing their own identity. Their goals and outcomes are similar-self-reconstruction. This paper will also provide a new and profound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se two novels, and let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of women in today's society.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察;;对“反面乌托邦”科技预警小说《羚羊与秧鸡》的思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2 杨莉馨;;女性主义烛照下的经典重述——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珀涅罗珀记》[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3 柯倩婷;;受害者的抵抗——论阿特伍德的《强奸幻想》[J];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4 袁霞;;试论《洪疫之年》中的生态思想[J];外国文学;2011年02期

5 刘意青;李洪辉;;超越性别壁垒的女性叙事:读芒罗的《弗莱茨路》[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6 刘晶晶;;生态预警小说《使女的故事》[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7 杨莉馨;“反乌托邦”小说的一部杰作——试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新作《羚羊与秧鸡》[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陈媛;;浅析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边缘化成因[J];科技视界;2013年28期

9 单宇;;论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自觉与和谐构建[J];求索;2011年08期

10 董菁;;逃遁的存活之道——探讨阿特伍德小说中女性的抗争方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方红;“完整生存”[D];苏州大学;2008年

2 袁霞;反抗与生存[D];苏州大学;2009年

3 李文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周怡;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加拿大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刚罡;阿特伍德与林白的女性写作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霞;从无属性到加拿大特性的建立[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颜;从征服到和谐共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5 蔡梦艳;《盲刺客》中父权制下的压迫和反抗[D];中南大学;2010年

6 洪晓芳;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边缘形象[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兰芳;阿特伍德《盲刺客》的互文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敏;冲破失语的藩篱[D];宁波大学;2011年

9 秦文静;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的梦境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红丽;《千万别丢下我》中的反乌托邦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25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25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