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记》与《狼灾记》中变形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月记》与《狼灾记》中变形的比较研究 出处:《湖南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山月记》是昭和时期日本作家中岛敦的代表作之一。《狼灾记》是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写的唯一的描写变形的小说。两部作品同是写变形的小说,并且拥有着相似的轮廓。《山月记》登载于1942年2月,而《狼灾记》发表于1961年8月。井上靖在知道存在先行作品《山月记》的情况下,写了相似的作品《狼灾记》。因此,笔者以两部作品的文本为中心,通过对比的方法,对两部作品中的变形进行了比较分析,探明了作品中变形的深层寓意。 本稿首先详细分析了跟变形有关的文本。从变形主体,变形原因,变形后的样子及结果三个方面对两部作品的变形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两部作品的变形主体同是平凡孤独的人物,在外部世界的异化这一外因的推动下,变形成了力量强大的猛兽。但《山月记》中的李征是个胆小的空想家,在过度的自我之爱这一内因作用下,以一种不完全的变形姿态,陷入了永久的痛苦之中。而《狼灾记》中的陆沈康是一个勇敢的行动者,他变形的内因是对他人纯粹的爱,他是一种完全的变形,,其结果是超越了世俗,获得自由。 其次,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作家的成长经历、时代背景等因素探明了两部作品的变形的深层寓意。 《山月记》中,变形为虎是一种对“恶”的惩罚,象征着主人公的自我丧失后,作家的自我实现。与此相对,《狼灾记》中,狼是“美”的象征,代表着向人类本源的回归。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作家追求或守护自己所爱的愿望。但《山月记》是一个追求自己所爱时没有采取专注的态度而失败的负面例子,而《狼灾记》是一个专注纯粹地守护自己所爱,因而最后超越世俗获得自由与幸福的正面的例子。不管是在变形主体,变形原因,变形结果上,还是在寓意上《山月记》都是负面的,而《狼灾记》有上述方面相对来说比较正面,因此《狼灾记》比《山月记》更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
[Abstract]:The Moon of the Mountains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Japanese writer Nakajima during the period of Showa. The disaster of the Wolf is the only novel written by the famous Japanese writer Inoue Yasushi to describe the transformation. The two works are both the novels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has a similar profile. The Moon of the Mountains was published on February 1942, while the Wolf disaster was published on August 1961. Inoue Yasushi knew there was a leading work, the Moon of the Mountain. Therefore, the author takes the text of the two works as the center, through the method of contrast,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eformation in the two works, and finds out the deep meaning of the deformation in the two works. This draft first analyzes the text related to deformation in detail. From the deformation of the main body, deformation reas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wo work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ppearance and the result of the deform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formed subjects of the two works are both ordinary and lonely characters, driven by the external cause of the alienation of the external world. Transformed into a powerful beast. But Li Zheng in the Moon is a timid utopian, acting as an 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under the internal cause of excessive self-love. And Lu Shen Kang in the Wolf disaster is a brave actor. The internal cause of his transformation is pure love for others, he is a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 is beyond the common world. Be free.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analysis, combined with the writer's growth experien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other factors to explore the two works of the deep implication of the deformation. In Mountain Moon, transforming into a tiger is a punishment for "evil", symbolizing the self-realization of the writer after the protagonist's self-loss. In contrast, the wolf is the symbol of "beauty" in the Book of Wolf disasters. Both of them reflect the writers' desire to pursue or defend their love. But Moon Mountain is a negative example of failure in pursuing one's love without taking a focused attitude. "the scourge of the wolf" is a positive example that focuses on purely defending what you love, and thus ends up transcending worldly freedom and happiness, whether in terms of the shapeshifters, the causes of the deformation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deformations. However, Wolf disaster is more positive than Mountain Moon, so it is more positive than Mountain Moon.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泰凯;日本当代文坛巨擘——井上靖及其小说创作[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杨久成;人生戏的“脱落者”——评《敦煌》的虚构人物[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舒乙;;井上翠竹[J];当代;1999年05期
4 林林;西域情思——记井上靖先生[J];文艺研究;1981年05期
5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逝世赵朴初会长致电表示悼念[J];法音;1991年03期
6 刘树鹏;井上靖著《孔子》述评[J];道德与文明;1992年02期
7 赖泰禄;井上靖和他的《天平之甍》[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8 于进江;井上靖的自然观初探──以报纸小说《榉树》为中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9 陈爱阳;试论井上靖的西域小说[J];日本学论坛;2000年01期
10 袁志成;井上靖在中国的译介[J];红河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学英;旁观者的热爱[N];中国保险报;2004年
2 刘晓峰 日本文学学者,任教于清华大学;我的故乡灯火初明[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鹿耀世;欣慰的回忆[N];文艺报;2011年
4 舒乙 本报记者 赵志研;舒乙:父亲的眼要看真理[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卓宏勇;新京报能否多一些宽容和关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陈喜儒;友情是我生命中的明灯[N];文艺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于青 刘琼;纪念团伊玖磨先生[N];人民日报;2005年
8 张清方;蒙古苍狼·忠贞友谊[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宝音 贺希格;还原诗意的细节[N];文艺报;2006年
10 朱辉军;铭刻在双重历史上的记忆[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卢茂君;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毛文伟;现代日语助词性机能辞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高义吉;司櫖恷太郎のkt史小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邝娜;《山月记》与《狼灾记》中变形的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周爱军;试论井上靖的西域文化认知[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莹;井上靖的文学与自我——井上靖的压抑与自我的形成[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吐雅;井上靖文学的自然[D];中山大学;2010年
5 宋琳;关于井上靖《苍狼》中成吉思汗征服欲的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6 谭玮;井上靖中国历史题材小说《敦煌》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刘艳红;《绵虫》中井上靖的孤独感[D];湖南大学;2012年
8 郭倩;从《苍狼》看井上靖的女性观[D];湖南大学;2012年
9 张谐;关于《山月记》的“欠缺”问题[D];苏州大学;2011年
10 陈雨虹;论井上靖的孔子观[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39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39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