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后苏联时代作家的认同危机与身份探寻——以伊斯坎德尔和艾特玛托夫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8 09:36

  本文关键词:后苏联时代作家的认同危机与身份探寻——以伊斯坎德尔和艾特玛托夫为例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后苏联时代 伊斯坎德尔 艾特玛托夫 认同危机 身份探寻


【摘要】:苏联的解体给一些少数族裔作家带来了身份、民族以及文化等方面的认同危机。阿布哈兹族作家伊斯坎德尔在解体后经历了创作风格和意识形态的危机,最终在俄罗斯文学的普希金传统中找到了自我认同。吉尔吉斯族作家艾特玛托夫经历了身份和地位的危机,他通过对先前"全球性思维"的拓展而完成了自我超越,成为一个具有宇宙视野和全人类意识的世界主义者。
[Abstract]: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brought a crisis of identity, nationality and culture to some minority writers. After the disintegration, the Abkhaz writer Iskandar experienced the crisis of creation style and ideology. Finally, he found self-identity in the Pushkin tradition of Russian literature. Aitmatov, a Kyrgyz writer, experienced the crisis of identity and status. He transcended himself by expanding his previous "global thinking" and became a cosmopolitan with universal vision and universal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
【基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08) 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2012T50064)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历史的沧桑变化总给人一种造化弄人的悲剧性感受。十月革命后沙俄的崩塌以及苏联的建立让许多作家经历了认同危机和自我身份的艰难定位,有人选择移民,有人选择留下;有人选择适应新时代,有人拒绝配合新政权。六十九年后,历史再次上演,庞大的苏联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留给苏联作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光宣;从《断头台》到《卡桑德拉印记》——论艾特玛托夫的宗教观[J];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04期

2 陈学迅;;艾特玛托夫论少数民族文化[J];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海洪;;从尼洛夫娜到萨姆金──高尔基的一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史云燕;;评俄罗斯新农民作家作品——以谢尔盖·叶赛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与“五四”抒情小说[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4 常金雪;;诗化的心 诗化的魂——浅谈叶赛宁的诗歌特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马f:华;;浅析《毁灭》中主人公莱奋生乐观、坚韧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精神[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2期

6 刘建荣;韩静池;;宗教信仰引导下的俄罗斯文学[J];长城;2009年06期

7 赵杨;人性与人道·社会与历史——浅探索尔仁尼琴笔下的艺术世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李懿;;19、20世纪之交俄国文学百家争鸣的背景解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9 张建英;;新俄罗斯文学的叙事框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10 刘敏娟;;20世纪世界文坛的奇葩——当代苏联生态文学管窥[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平;;布宁——情系俄罗斯文化的旅行者[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俊琴;中亚东干文学与俄罗斯文化[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何青志;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吉林大学;2011年

4 曹海艳;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真理探寻与历史悲剧[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6 谢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号诗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国宏;列宁斯大林文化革命思想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慧;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艺术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代鹏;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单晓莹;阿赫玛托娃早期诗歌的修辞特色[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扬;瓦·格·拉斯普京作品中的故土情结[D];河南大学;2011年

8 赵晔;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付合梅;最后的周扬 人性的高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云波;《断头台》:艾特玛托夫的困境[J];俄罗斯文艺;1989年03期

2 王雨海;生命的礼赞与人性的呼唤——评艾特玛托夫的《查密莉雅》[J];中州学刊;1997年S1期

3 曹国维;从“星球思维”到“冰川时期”——评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J];俄罗斯文艺;1989年03期

4 李仕中;艾特玛托夫中期创作的深层结构初探[J];怀化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5 季栋梁;责任(创作谈)[J];朔方;2001年09期

6 车成安;;论艾特玛托夫创作的理想美[J];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04期

7 曹国维;走向现实美与幻想美的结合——试论艾特玛托夫的创作特色[J];文艺研究;1986年01期

8 易晓明;论艾特玛托夫的文学意识[J];俄罗斯文艺;1988年01期

9 陆人豪;人对人是……狼?——关于《断头台》的断想[J];俄罗斯文艺;1989年03期

10 李仕中;艾特玛托夫与刘绍棠创作比较论[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学;;国内公共行政主导研究格局的缺失与认同危机[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林侠;;当下古装大片的武侠分裂、国族想象及其认同危机[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徐其超;;意西泽仁创作论——兼论艾特玛托夫小说对意西泽仁的影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张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后殖民视野中的方言电视剧[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李为君;;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青年文化认同危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姚朋;;浅析事件因素对风景园林场所感的影响[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福坚;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却获得一个民族[N];中国民族报;2009年

2 蔡海龙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解除高等教育公共性认同危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闳;抛弃工具化的软实力[N];经济观察报;2010年

4 南方;心理压力导致不良反应[N];健康报;2001年

5 记者 刘朝霞;中吉经贸合作将再上新台阶[N];国际商报;2002年

6 ;追求现代化是中国不能动摇的方向[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宋长江;信念之光[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8 钟伦荣;全球化与现代化的碰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9 李麦;王鸿生:我们都在失去自己的历史[N];文学报;2008年

10 葛爱东 湛必胜 秦志强;专家解读战术弹道导弹:远程精确打击的杀手锏[N];国防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晓龙;当代中国国际意识的变迁与国家认同的重构[D];山东大学;2009年

2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3 刘辉辉;从艾特玛托夫到佩列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李茂森;自我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伍庆;消费社会中的认同[D];中山大学;2007年

6 胡位钧;现代国家中的政治沟通[D];复旦大学;2003年

7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伟;艾特玛托夫小说中的动物寓言世界[D];黑龙江大学;2012年

2 姜百茹;艾特玛托夫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爱香;论艾特玛托夫创作中的人道主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梁婧姝;艾特玛托夫创作中的生态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云贵;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生态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任春芹;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D];山东大学;2005年

7 刘永兴;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赖小婵;论麦卡勒斯小说中青春期女孩的心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阳漂;试论艾特玛托夫的生态悲剧意识与拯救意识[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马美龄;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象征意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403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403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2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