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关系探究
本文关键词: 英美文学 电影 作品 出处:《电影文学》2013年2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电影业蓬勃发展的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在电影这种最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展示之下,结合电影独有的影视特效的加工和转换,使得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被刻画得更加形象和生动化。本文以三部典型的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为依托,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联系,以期能够带给大家启示与帮助。
[Abstract]: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industry, more and more literary works have been brought onto the screen, especially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under the display of the most intuitive artistic form of the film. Combined with the processing and transform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characters and plot are depicted more vividly and vividly.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ree typical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ry works and films in order to give us inspiration and help.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J905;I106
【正文快照】: 电影在诞生之初的主旨仅仅是出于娱乐性质,而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内容开始越来越多地涉及深为人们所熟悉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佳作,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内容,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而电影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加深了英美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永彩 ,毛敏诸 ,左宜 ,吴勤;一代宗师——纪念导师陈嘉先生逝世一周年[J];当代外国文学;1987年03期
2 西樝;哈金的位置[J];作家;2005年10期
3 董洪川,邓仕伦;二十世纪英美文学: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佘敏;;探析英美女性乌托邦小说的创作发展轨迹及其思考[J];作家;2010年02期
5 王红丽;;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介质转换——以《英美文学》课程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6 周韵;;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初探[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7年01期
7 尹根德;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新思维[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史惠风,王纪东;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文本与视觉的互动:英美文学电影改编的理论与教学学术研讨会[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年02期
10 ;征稿启事[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素珍;;美国“新新闻主义”的扛鼎之作——评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吴文南;;沈从文和哈代作品中的乡土精神之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包丽丽;;《紫颜色》的色彩象征体系[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汪丽影;;没开枪的理由——简析大冈升平的《俘虏记》[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5 刘阳;;米修作品中的道家投影[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6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7 杨晓敏;;浅议《人生拼图版》中的蒙太奇手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戴鸿斌;;《铁蹄》与《党生活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唯中;;纳·迈哈富兹小说艺术的发展阶段[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10 罗晓云;;海勒笔下的大卫王[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岳添;《加缪全集》:提醒关注加缪的思想和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苏葵;海的女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李世琦;作品和人格一样伟大[N];深圳商报;2004年
4 彭懿 作家;安房直子的魅幻森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胡旭东;赫拉巴尔作品中译本 尽管“迟到”,,但还是来了[N];深圳商报;2003年
6 吉庆莲;2000年法语国家作家的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于凤川;古美共同保护海明威作品文献[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本版编辑 朱晓洁(书评人) 姜丹丹(北京大学法语系) 陈玮(北师大文学院) 王超(导演);杜拉斯:边缘处,独自盛放[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谢莹莹;卡夫卡的作品与现实[N];文学报;2003年
10 黄集伟;普通人的喧嚣与孤独[N];信息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2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陈靓;路易斯·厄德瑞克作品杂糅性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孙艳华;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幻想空间[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敬慧;永远的异乡客[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7 汪隽;列斯科夫的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齐s
本文编号:1448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4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