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视角下的《简爱》与《藻海无边》解读
本文关键词: 互文 人物形象 情节 超越 出处:《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世纪以来,互文理论蜂拥迭起。互文视角成为了解读文学作品的全新视角,并且蕴含了无限的潜力。从巴赫金到克里斯蒂娃、罗兰·巴特等一系列互文理论者将其理论发展成为了最具影响力的阐释角度之一。互文理论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实践的前行,许多文学作品在互文的视角下可以绽放出异样的光辉,超越了前人其他视角下的阐释,成为了全新的文本,全新的作品。理论与实践的共同进步是互文理论产生的重大意义,它使互文理论成为了永不枯竭的源泉,,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智慧与鲜活的灵魂。 本研究以互文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在互文的视角下解读《简爱》与《藻海无边》。整体包括三章:一、对互文理论的阐释。这一章主要是对互文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梳理,从互文理论的酝酿、提出,到它的成熟,发展变化,基于纯理论的角度对互文进行概括式的论证;二、在互文视角下对《简爱》与《藻海无边》进行文本分析。这一章主要是从文本出发,包括作家创作出发点的互文解读、人物形象的互文解读、话语权的互文解读、情节的互文解读。三、理论的升华部分。主要包括互文作品之间的超越与突破的解读。
[Abstract]:Since 20th century,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has sprung up.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has become a new angle of view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and contains unlimited potential from Bakhtin to Cristi. A series of intertextuals, such as Roland Bart, developed his theory into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gles of interpret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textuality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Many literary work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can be bloomed out of the extraordinary brilliance, surpass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other perspectives of predecessors, has become a new text. The common progress of the new works, theory and practice i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rtextuality theory, which makes the intertextuality theory become the source of inexhaustible, burst out an endless stream of wisdom and fresh soul.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the thesis interprets Jane Eyre and Zaohai boundless. The whole study consists of three chapters: 1. This chapter is mainly a simple combing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from the gest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put forward, to its maturity, development and change. Generalizing intertextuality based on pure theory; Second, the text analysis of Jane Eyre and Zaohai boundl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This chapter is mainly from the text, including the writer's writing starting point of the inter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the character image of the inter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Inter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of discourse right, inter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of plot. Third, sublimation part of theory mainly includ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nscendence and breakthrough between intertextuality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561.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章;论《聊斋志异》“弄假成真”的艺术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进;;反本质主义与叙事嬗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6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李志岭;;汉字的宗教、美学、符号属性与天人合一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茜;;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为指导探讨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3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超;;论李金发诗歌的哥特式风格[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健;;“左翼”话语构建原则与策略的确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话语分析[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9 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邓华;;略论机械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琪;心灵的风景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艺术[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符超翔;法律史中的“阐释”与“史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尤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性伦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刘恬;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小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徐惠娴;符号学视域下的《华尔街日报》中英文网站报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4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54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