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学界关于拜伦对莱蒙托夫的影响问题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 莱蒙托夫 拜伦主义 影响 诗歌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莱蒙托夫作为经典作家,一直以来在俄罗斯学界持续不断地受到关注。对莱蒙托夫创作中拜伦影响元素的探究曾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鉴于国内该课题研究资料相对匮乏这一状况,本文力图对俄罗斯学界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较为详细地引介与评析。
[Abstract]:Lemontov as a classic writer. The exploration of Byron's influential elements in Lemontov's creation has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among critics. In view of the lack of research materials on this subject in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introduce and comment on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is subject in Russian academic circles in detail.
【作者单位】: 天津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莱蒙托夫诗学研究”(项目批准号为12CWW019)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6
【正文快照】: 研究莱蒙托夫,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影响与借鉴问题,无论是本土文学亦或是西方文学的传统,无疑都在莱蒙托夫的创作中留下了痕迹。就莱蒙托夫创作中西方文学影响元素来说,拜伦对莱蒙托夫的影响问题是文学批评家及学者们探讨较多的话题。我国著名莱蒙托夫研究专家、翻译家顾蕴璞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郁;热爱祖国、渴求自由的光辉形象——《莱蒙托夫》译后记[J];名作欣赏;1984年02期
2 吕宁思;莱蒙托夫的抒情诗[J];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03期
3 曾思艺;;矛盾而迷恋的爱——莱蒙托夫少年时期的爱情及“苏什科娃组诗”[J];世界文化;2010年09期
4 马福珍;麻秀丽;;论莱蒙托夫《帆》的艺术特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陈鸿;迷惘、堕落的“英雄”——评莱蒙托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J];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顾蕴璞;在资料的海洋中探寻诗人“个性的奥秘”——《莱蒙托夫百科全书》编纂方法初探[J];俄罗斯文艺;1983年04期
7 利季娅·别洛娃;侯玮红;;莱蒙托夫的最后一次爱[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6期
8 顾蕴璞;普希金与莱蒙托夫[J];俄罗斯文艺;1999年02期
9 王文晶;谈谈莱蒙托夫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10 黄晓敏;莱蒙托夫戏剧主人公的恶魔性[J];俄罗斯文艺;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心华;;俄国古典文学中的厌女情结[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心华;;俄国古典文学中的厌女情结[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康澄;;两位俄国天才女诗人折射出的“白银时代”诗歌光芒[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洪烛;死神的连环套[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本报实习记者 赵芳;俄中诗人有约:北京聚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童道明;无边的森林的摇动[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吴越;高莽 “译”缘如歌[N];文汇报;2010年
5 汪剑钊;诗歌的血液在散文的脉管里流淌[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陈郑双;布宁与他的《爱情书》[N];中华新闻报;2005年
7 王久安;红色经典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年?[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曲遥轩;一个人的俄罗斯文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俄罗斯诗歌流派的百年风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陶丽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副研究员;文学在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作用[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管月娥;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莱蒙托夫的文学创作与俄罗斯民族主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安璐;论《当代英雄》的叙述话语[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戴小清;救赎之路[D];云南大学;2010年
5 井陈玺;马卡宁的小说《高加索俘虏》的题旨及俘虏形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7 董春春;创造进化论与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丁禹男;阿赫玛托娃《芦苇集》中语言艺术表现力的某些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9 肖磊;论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D];河北大学;2009年
10 张春红;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现象及其文化本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45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