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自传与别传:从《我的几个世界》和《帝王女人》看赛珍珠对慈禧的书写

发布时间:2018-02-14 10:04

  本文关键词: 赛珍珠 慈禧 自传 女作家 东西方文化 传记理论 文学成就 世界 历史事件 他者 出处:《文艺争鸣》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Pearl S.Buck)女士以"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尼克松语)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她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用英语向世界人民介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共融。于是在研究这位作家时,大部分学者经常用到文化批评触及的模式,即在"他者"和"自我"的文化对立中,对"他者"的描述和阐释都是为了"自我"的认同。如在分析赛珍珠的《我的几个世界》时,(1)赵岚能从中看
[Abstract]:In 1938, the Nobel laureate in literature, Pearl S. Buckle, was remembered as "a bridge of people between East and West" (Nixon). Her literary achievements mainly focused on introducing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o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in English. Therefore, when studying this writer, most scholars often use the model touched by cultural criticism. That is, in the cultural opposition between the "other" and the "self", the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other" are all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elf". For example, in the analysis of Pearl Buck's "some of my World", Zhao Lan can see from the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10S-012R)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乃乔;;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兼论比较文学介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J];东疆学刊;2012年02期

2 赵岚;;天下之治——从赛珍珠自传《我的中国世界》看中西方社会治理观[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姚慧卿;梁香伟;;从《我的中国世界》看赛珍珠与中国文化的隔膜[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韩韦;;风中幻影——浅析《风之影》作为畅销书的写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王利娜;;女权主义的先行者——读赛珍珠《大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5 杜海燕;;王家卫《2046》缀合复调式叙事结构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高泽珍;;试论探究传记真实性的必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殷婷婷;;“整合”亦或“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技术介入”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王小翠;;试析《简·爱》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强玲;;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以长篇小说《兔子,跑吧》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朱月娥;;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贞;钱佳静;;《米》中停顿的翻译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杨伦;赛珍珠《水浒传》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和慧芳;屈赋自传性文本的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姚君伟;论赛珍珠非小说作品中的文化精神[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徐清;幻象与真相——论赛珍珠小说《同胞》中的中国形象[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杨乃乔;;边界的危机与学科的死亡——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的“去边界化”中领受的本质[J];人文杂志;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君伟;探析《大地》中赛珍珠的思想倾向[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1年02期

2 刘海平;当代人眼中的赛珍珠——赛珍珠百年诞辰国际研讨会记[J];当代外国文学;1993年01期

3 周锡山;再论赛珍珠与中国文化[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刘标;;重温逝去的芬芳——镇江纪念赛珍珠获诺贝尔文学奖70周年侧记[J];华人时刊;2008年12期

5 鲁新轩;试论赛珍珠的文艺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6 姜智芹;赛珍珠:多元的结合体——兼谈其《大地》三部曲及其他创作[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徐清;赛珍珠家庭题材小说论[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徐清;论赛珍珠的宗教观[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乐明华;全球化语境中的价值重审——评赛珍珠跨文化创作的艺术价值[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5期

10 王怡;张宇;;通往《大地》的精神之旅——赛珍珠新传《埋骨》简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宋晓英;;苏青与西方女作家传记比较论[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冯丽君;;论《紫色》独特的书信体成长叙事方式[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梁庆标;;福楼拜的“面相”:书信与传记的考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覃琳;;论乔伊斯对“bloody”一词的象征性改写[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吴松江;;书信与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薛玉凤;;创伤的励志功能——以富兰克林书信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赛珍珠新传明日出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褚国飞 张迎新 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译者:黄昱宁;另一个赛珍珠,另一个中国[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陆行良;赛珍珠对我国抗战功绩有多大[N];文学报;2005年

5 陆行良;赛珍珠能否进入中国文学史?[N];文学报;2002年

6 刘慧林邋史国强;赛珍珠:在变换的历史语境中沉浮[N];辽宁日报;2007年

7 楚边;赛珍珠《大地》原稿遗失40年寻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金萌萌;赛珍珠:《大地》和大地上的人们[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薛忆沩;有其父有其女[N];南方周末;2007年

10 陶洁;赛珍珠、斯坦贝克小说中的华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骅;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2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荡荡;制造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顺从和反抗——赛珍珠笔下的女性人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钱剑;东方·赛珍珠·西方[D];苏州大学;2004年

3 杜坤;从冲突到接受:赛珍珠《牡丹》中的文化对话[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春玉;从赛珍珠《大地上的屋子》三部曲看文化对文学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3年

5 韩静;赛珍珠:女性主义的先锋[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静;从《战斗的天使》与《异邦客》透视赛珍珠的文化身份[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宗广;赛珍珠的中国视野[D];苏州大学;2001年

8 孙元昆;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析赛珍珠作品《大地》[D];辽宁大学;2012年

9 王梅;西方作家眼中的中国女性[D];暨南大学;2002年

10 郑海霞;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10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10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