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之外,整体之中——陈思和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本文关键词: 学科 之外 整体 之中 陈思 台港澳 海外 华文 文学研究 出处:《南方文坛》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若从1979年3月《上海文学》刊载聂华苓的《台湾佚事》算起,中国内地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传播与研究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努力,涌现了一批批具有影响力的著述成果,逐渐走上了系统化和学科化的道路。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的大家,陈思和先生在该领域也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一方面,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谓丰硕,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Abstract]:Since March 1979, when "Shanghai Literature" published Nie Hualing's "Taiwan stories", it has been more than 30 years since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spread and studied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has gone through the management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Batch after batch of influential works have emerged, and they have gradually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systematization and subjectivization. As everyon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research, Mr. Chen Sihe has also left a unique mark in this field. On the one hand, His research has been fruitful and influential
【作者单位】: 广东惠州学院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课题“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内地传播研究及史料整理”成果,编号:12YC751094
【分类号】:K825.6;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思和;文学批评的位置[J];当代作家评论;1985年03期
2 陈思和;;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陈思和三十年集序[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3期
3 陈思和;;文本细读与比较研究 主持人的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6期
4 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年02期
5 陈思和;学科命名的方式与意义——关于“跨区域华文文学”之我见[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6 李娜;陈思和;许文霞;;海外华文文学专号编后印象[J];上海文学;2005年06期
7 陈思和;罗兴萍;;试论陈映真的创作与五四新文学传统[J];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8 陈思和;;我的治学道路与当代学术的发展[J];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贤林;朱文斌;;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学之辨——关于华文文学研究转向华人文学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叶当前;;论文本细读教学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龙协涛;关于创作、鉴赏和批评关系的思考——兼评所谓“我所评论的就是我”的“批评的主体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4 张伟;;“文本细读”与《红楼梦》双译本的人物对话语言翻译[J];重庆与世界;2011年19期
5 龚奎林 ,黄梅;小城镇文学的魅力启示——以官场小说《无根令》作个案解读[J];当代文坛;2004年06期
6 金理;;一言何以成新说——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的学习札记[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7 胡传吉;;兵家得势,文艺从命——浅谈陈思和“战争文化心理”说[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8 黄平;;“细读”、经典与人文精神——以陈思和学术思想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4期
9 赖瑞云;;提升师范生阅读教学能力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甘涛;;细读《迷失镰仓》中的象征性意象“被抢占的电车座位”[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贺夏蓉;多重视角下的女书及女书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颜敏;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D];暨南大学;2008年
3 倪立秋;新移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蒙星宇;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二十年研究(1988-2008)[D];暨南大学;2010年
5 李斌;“白蛇传”的现代诠释[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瑜辉;朱自清、金圣叹“文本细读”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林亚;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一璇;作为文本解读策略的矛盾还原分析法及其教学论意义[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4 贲越;新时期以来改写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5 张锦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庄照岗;论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冬梅;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文本细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倪书华;中国文论文本的跨文化阐释[D];汕头大学;2005年
9 李定青;症候式阅读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左少峰;阿尔都塞症候式阅读法[D];内蒙古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得后;;鲁迅文学与左翼文学异同论[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1533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3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