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沃伦诗歌中的暴力主题

发布时间:2018-03-01 17:13

  本文关键词: 暴力 主题 美国文学 出处:《求索》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暴力是美国文化中一个常见的现象,贯穿美国的历史,对国民的性格及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形式有战争、私刑、种族压迫、法律不公、生态破坏等。沃伦这位有厚重历史责任感与社会道德感的美国首位桂冠诗人在他的诗歌中对该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批判,并把它作为自己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Abstract]:Violenc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American culture. It runs through the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haracter and life of the people. Its main manifestations are war, lynchings, racial oppression, injustice of law, In his poems, Warren, the first American poet laureate with a strong sense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morality, deeply reflects on and criticizes this phenomenon, and regards it as an important theme in his poem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天津农学院;
【分类号】:I712.072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向阳;论罗伯特·潘·沃伦动物诗歌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耀庭;论罗伯特·潘·沃伦诗歌中“爱与知”的碰撞与和谐[D];兰州大学;2008年

2 陈耀庭;论罗伯特·潘·沃伦诗歌中“爱与知”的碰撞与和谐[D];兰州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庞旭;;论《干旱的九月》中的南方淑女神话[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庞好农;;理查德·赖特笔下非洲裔美国人的他者身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凤兰;王丽;;神话原型批评与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主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2 吴学玲;美国文学中的超小说评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蒋书丽;;寻求、逃离与同化——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主题三部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何小颖;;论美国犹太戏剧的现实主义传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贲秋华;;美国黑人文学初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辛潮;;美国梦的失落与追寻——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主题变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陈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浅谈马克·吐温小说对美国文学的重要贡献[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1期

8 卢国荣;付景川;;爱伦·坡的唯美追求[J];名作欣赏;2007年16期

9 邵义强;;《悲伤咖啡馆之歌》中黑色幽默赏析[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10 范先明;;从电影《美国梦》看美国文化的特性[J];电影文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光慧;;美国黑人文学主题初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朱建刚;;狂欢:一种颠覆的基调——论《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狂欢化主题[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刘浩;;“巴比特式”人物论[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秦成军;;约翰·阿什贝利诗歌简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文培;;评两篇探究“怪诞人”心理的杰作[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周丹铭;;从史蒂芬·金获奖看美国文化背景下的通俗文学[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凌燕;;俄罗斯现代女性文学中爱的主题[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于建华;;文明和人性的挽歌——《黑暗的中心》和《吉姆爷》主题谈[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9 余秋萍;;琉球“组踊”名剧“执心钟入”的创作特色及其周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罗晓云;;海勒笔下的大卫王[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储劲松;美国作家集体恋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2 世文;“美国文学中的中国”[N];文艺报;2008年

3 马征;阿拉伯裔美国文学:超越“东西方”[N];文艺报;2011年

4 潘小松;文学史的另一种写法[N];深圳商报;2004年

5 ;美国文学研讨会上“多元文化”思潮生争议[N];文艺报;2003年

6 上海外国语大学 虞建华;《美国文学百科辞典》(修订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杨仁敬;美国文学与美国文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乔纳森;日记里的卡津[N];东方早报;2011年

9 杨仁敬;美国文学与美国英语[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何朝辉;美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2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3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亚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6 魏燕;平衡的寻求:在道德和美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弋璇;暴力与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潘薇;剧场里的毕加索[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晨歌;平实之中见奇崛[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卫华;永恒回响的旋律[D];河海大学;2007年

3 唐丽伟;论威廉·福克纳小说中的自然主义色彩:1929-1936[D];武汉大学;2005年

4 叶旭军;深刻广博的主题 新颖独到的手法[D];浙江大学;2002年

5 刘焱;狄金森作品中的“主人”主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立团;变化中的统一[D];河北大学;2005年

7 霍月红;灵魂背后的黑洞[D];吉林大学;2005年

8 顾莹华;《黛西·米勒》中的道德撞击[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春兰;评《荒原》一诗中的对比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传进;A.И.索尔仁尼琴创作中的基督教主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52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52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8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