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悲怆的联想

发布时间:2018-03-05 21:44

  本文选题:莎士比亚 切入点:人类 出处:《读书》2013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二○○七年艾伦·韦斯曼的《没有我们的世界》让所有对人类的存在怀抱信念的人痛彻心底。之前我对人类的理解,很乐观地停留在莎士比亚人本主义的词句中: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
[Abstract]:In 2007, Alan Weisman's "the World without us" made all those who believed in the existence of mankind feel at heart. Very optimistic to stay in Shakespeare's humanistic words: what a masterpiece man is!!! What noble reason! What a great power! What a beautiful instrument! What a graceful gesture! Good at it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花絮[J];青海统计;2005年04期

2 邵长白;;解读莎士比亚的碑文[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蒋敏蓉;;再论李尔王的“疯癫”[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4 杨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 张明芳;;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自然意象分析[J];作家;2011年14期

6 成立;;试论莎士比亚传奇剧中的宗教观[J];黑河学刊;2008年05期

7 唐宓;;美与诗同在——浅谈莎士比亚及其诗歌艺术[J];作家;2009年08期

8 王东;;莎士比亚戏剧惩恶扬善主题探析[J];语文知识;2011年01期

9 车雪;;以《圣经》文化为视角解读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贺宁杉;;浅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朝翔;;莎士比亚与战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臧天婴;;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陈少辉;;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张开焱;;诗人何为与诗人为何[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颜学军;;马洛“欲望”戏剧的伦理维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颜红菲;;莎士比亚悲剧的伦理冲突与审美现代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宋德发;;道德的相对性与历史性——解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伦理意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叶丽贤;;文化建构与自我意识:论奥赛罗在威尼斯社会中的“种族他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索晓海;;麦克白与仇虎的谋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守亭;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易沉;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通讯员 杨英姿邋记者 余传诗;《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子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余凤高;哈姆莱特父亲的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高峰枫;莎士比亚“人生如舞台”的比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李国文;汤显祖和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蔺海波;莎士比亚: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吴弘毅;世俗气息和历史真实[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孟夏;用中国人的眼光看莎士比亚[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雅敏;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徐畔;拓扑心理学认知空间下的莎士比亚十四行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学流变视野中的《裘力斯·凯撒》群氓场景反思[D];复旦大学;2012年

4 刘继华;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陈茂庆;戏剧中的梦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祝平;乌云后的亮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高莲芳;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与《圣经》的互文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李新亚;阐释爱情故事内涵的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张鑫;济慈追寻经典化之路与浪漫主义后世书写传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辉;莎士比亚《暴风雨》隐喻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宋艳;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D];安徽大学;2005年

3 徐剑莹;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D];安徽大学;2006年

4 张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戏剧性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娄立国;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的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秋玲;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D];西南大学;2008年

7 董莉;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春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多重复义[D];西南大学;2007年

9 陈丽勤;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文本中的自然场景意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张松林;莎士比亚戏剧恶魔人物论[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72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572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