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对美国精神的体现
本文选题:浪漫主义文学 切入点:超验主义 出处:《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始于18世纪末期,以先验主义为高潮,到美国内战爆发时开始衰落。18世纪末期,美国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在文化上仍然依附于英国,还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学。随着
[Abstract]:The period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began in the end of 18th century, culminating in transcendentalism, and began to declin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gaine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it was still culturally dependent on Britain. There is no independent literature of its own.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基金】: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国浪漫主义思潮对美国精神建构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HB12WX00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姜德琪;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书亭;;哲学视域中的危机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刘国柱;和平队的历史文化渊源[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4 叶超;注定的悲剧——《厄舍府的倒塌》罗德里克·厄舍精神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李康熙;孙桂林;;叶芝的传统和嬗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平;;《白鲸》主题意义的三种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雒应儒;;心灵的家园:灯火阑珊处——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李美容;;传奇 梦幻 牧歌——沈从文小说的浪漫世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9 汪小英;;哈克贝里·芬与汤姆·索亚形象鉴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10 江维;;浪漫着“为人生”——论文学研究会的浪漫情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倪星;程宇;;美国进步时代的廉政建设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overnance Reform In the Progressive Era of USA:Implications for China[C];2008年
2 刘春芳;;论西方浪漫主义运动的伦理观[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倩;;论舍伍德.安德森小说《小城畸人》中语言的不可靠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社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郭德红;20世纪美国大学课程思想演变[D];河北大学;2005年
5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健;新闻自由与经济自由的和谐与悖谬[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超民;常平仓:美国制度中的中国思想[D];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
10 杨积讯;穿越历史[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霞;《紫色》中的妇女主义生存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裴素华;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慧;从《八月之光》看福克纳的女性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孙树苹;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体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6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7 罗倩;另一个“哈姆雷特”[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万冰清;《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房子意象的隐喻意义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鲁淑兰;从拯救到灭亡:《伤心咖啡馆之歌》与《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认同与补偿[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陈阔;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死亡意识及其现代意义[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庆奖,何跃;论西部观念与美利坚民族的使命[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桂梅;;简析美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清教主义思想[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杨芳;;透纳与浪漫主义自然观[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3 邓琳;钟舟;;忧郁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里的展现[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邱红革;;理性地追寻自然的精神价值和人的自身力量——从超验主义思想分析出发解读爱默生作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5 郝伟;胡永近;;《艾米莉三部曲》的浪漫主义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6 陈丽屏;;西进运动对美国精神的影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张尚信;;郭沫若与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J];考试周刊;2011年52期
8 王颖;;华兹华斯对英国十八世纪诗歌传统的继承[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9 王盈盈;;华兹华斯诗歌的浪漫主义——诗歌《We Are Seven》评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7期
10 吴俊龙;;索尔·贝娄与浪漫主义传统[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锡章;龙泉明;;文化模式的内在规定与制约——“五四”与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比较论[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入选作品篇目短篇小说卷[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6)[C];1999年
3 洪治纲;;洗尽尘滓 独存孤迥——2005短篇小说创作巡礼[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4 谢有顺;;短篇小说的写作可能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萨支山;;“故事”与“抒情”:五六十年代短篇小说的两种可能性[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6 石尚彬;;浓郁的民族情调 深重的忧患意识——简评青年作家潘国会短篇小说《月亮树》《小黑头》[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7 安玲;;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欧·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说[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程大立;;艰难生活中的执著追求(摘要)——迟子建短篇小说中“怪人”形象评析[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胡振民;;传承民族文化血脉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在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座谈会上的讲话[A];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C];2008年
10 贺仲明;;地域色彩的弱化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4)[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转型时期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聊城大学 石兴泽 杨春忠;新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处境尴尬[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杨永;美国西部小说的发展与美国精神的形成[N];文艺报;2006年
3 魏勇;透视中美体育运动装备品牌营销理念[N];中国贸易报;2006年
4 曾园;孙康宜眼里的美国精神[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杨靖;十九世纪妇女的“标志性”人物[N];东方早报;2010年
6 上海外国语大学 虞建华;《美国文学百科辞典》(修订版)[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张国清(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20世纪文学与哲学的共同主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任晓;基金会背后的美国精神[N];文汇报;2003年
9 ;体育营销中的“精神胜利法”[N];金融时报;2006年
10 武建明;从耐克到安踏[N];消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霄;瓦尔登湖畔的自由之帆[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奔;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D];厦门大学;2008年
3 谢志超;爱默生、梭罗对《四书》的接受[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万雪梅;美在爱和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6 李安斌;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7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8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朱小琳;回归与超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胡永洪;发出自己的声音[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冰;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怪诞[D];苏州大学;2005年
2 侯晶;论安德森短篇小说的“表现形式”[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陈丽屏;试论西进运动对美国民族精神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4 尹萍;论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D];青岛大学;2005年
5 蔡隽;从“现代”到“后现代”[D];苏州大学;2004年
6 李翔;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7 刘江;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世纪儿”形象[D];中南大学;2010年
8 陈静纯;哈代短篇小说中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陈泗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冰;民族精神及其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24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2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