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艾克敦与30年代中国“北方系”新生代诗人

发布时间:2018-03-19 21:13

  本文选题:艾克 切入点:诗歌理论 出处:《文学评论》2013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30年代北京大学英籍教授、英国现代诗人哈罗德·艾克敦(Harold Acton)与30年代中国"北方系"新生代诗人之间有密切的交往,他向他们讲授和传播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并以自己的"艾略特式"的诗歌创作作为具体范本,影响了这些年轻诗人观察和理解现代世界和都市文明的思维方式及其表现手法。这一影响有效地匡正了30年代中国诗坛"抒情主义"和"感伤主义"的弊端,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现代主义诗学从波德莱尔式的象征主义到艾略特式的象征主义的转型和建构。
[Abstract]:In 30s, a British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 Harold Acton, a modern British poet,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of poets of the "North Department" of China in 30s. He taught and disseminated to them the western modernist poetry theory represented by Eliot, and took his "Eliot style" poetry as a concrete model. It has influenced these young poets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modern world and the urban civilization's thinking mode and their expression methods. This influence has effectively corrected the shortcomings of "lyricism" and "sentimentalism" in Chinese poetry in 30s. It also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st poetics from Baudelaire symbolism to Eliot symbolism.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外籍来华诗人在华文学活动及其与中国现代诗人的互动影响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0CZW047
【分类号】:I561.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洁宇;20世纪30年代北平现代主义诗人文化心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陆建德;艾略特:改变表现方式的天才[J];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03期

3 张松建;;抒情之外:论中国现代诗论中的“反抒情主义”[J];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4 张洁宇;“荒原”与“古城”──30年代北平诗坛对《荒原》的接受和借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年01期

5 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J];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球;;诗意的追寻——林庚文学史论述与“抒情传统”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蔡玉辉;;卞之琳早期诗歌中抒情主体的泛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金明,刘绍辉;艾略特诗歌的艺术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张强,李家军,吴子恺;艾略特:困惑与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1期

5 周海霞;;文学接受和文化过滤——论卞之琳对“荒原冲击波”的接受[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1期

6 杜英;;风景、抒情及其他:1949年前后的沈从文[J];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05期

7 吴振寅;;《荒原》的美学体验[J];芒种;2012年22期

8 张泽鸿;;朱光潜美学:在艺术与人生的交融地带[J];美与时代(下旬);2013年08期

9 黄芳;;中外合译的文化选择——以英文杂志《天下月刊》上的现代文学作品英译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陈国球;;“抒情传统”论述与中国文学研究——以陈世骧之说为例[J];文化与诗学;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江玉娇;T.S.艾略特“秩序”理论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陈志强;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俞晓霞;精神契合与文化对话[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李小蓓;萧乾文学翻译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徐从辉;“复兴”的想像:周作人对新文化的另类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杨克敏;论民国时期的外国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游嘉;从《文群》到《收获》[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熊艳;论于坚诗歌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贝;萧乾小说创作的生存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婷婷;民营报刊视域下的激进女报人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赵敏;民国时期高校外文系的英国文学教学实践与传播[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祝春华;主体的泯灭与个性的崩溃——关于“非个性化”理论的知识谱系的解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丁文;寂寞心灵的抒写[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汪沛;王国维“无我之境”说与艾略特“非个人化”论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3年

9 彭发胜;诗人、哲人和先知[D];安徽大学;2004年

10 曲兵林;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及“秩序意识”[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2 范培松;论京派散文[J];文学评论;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得雨;;在西德,我们住在查艾克家——异国风记续一题[J];山东文学;1988年07期

2 刘红文;落跑新娘[J];当代电视;2001年01期

3 言;;艾灔携手[J];世界知识;1952年50期

4 ;倒置的字母[J];江淮法治;2009年22期

5 牛化东;;不,

本文编号:1636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36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6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