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0 18:59

  本文选题:莎士比亚 切入点:戏剧 出处:《大舞台》2013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剧作家,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西方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极大的影响力。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具有多元性特征,综合运用了象征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创作手法,本文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莎士比亚戏剧,以期进一步发掘其作品的艺术魅力。
[Abstract]:Shakespeare is a playwright in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period. His works have a high artistic value and have great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With the help of symbolism realism romanticism and other creative techniques this paper analyzes Shakespeare's plays from the angle of artistic aesthetic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artistic charm of his works.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
【分类号】:I561.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宛小平;;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美学”之说的质疑[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2 伍永忠;;朱光潜的美学与人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赵诗华;;“灵与肉的悲情书写”——试论海子悲剧情结的演化及其意象表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刘锋杰;;朱光潜与宗白华:美学双峰的并峙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李伟民;《威尼斯商人》与莎士比亚的商业观——兼及谭霈生先生对《威》剧的论述[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苏华;;封建礼教下美丽的“牺牲”——试论《家》中的青年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7 李林芳;;现代性悲剧叙事的美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8 赵巍;;浅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和亚里士多德悲剧人物论的相通之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李华;;从叔本华美学思想中走出来的王国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徐阳;张翠翠;;浅析电影《梅兰芳》中的悲剧因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王煦;陆象山心学美学智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艳荣;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静;当代文学中的新疆经验与书写[D];苏州大学;2006年

9 陈亚平;感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体验与表达[D];扬州大学;2007年

10 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妍;折衷而论 从心而语[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尔奇;莎翁悲剧中女性的三位一体[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明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戏曲悲剧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光;试论当代动画艺术创作中的暴力趣味[D];江南大学;2011年

7 汤星亮;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权力问题探微[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晶;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崛起和幻灭[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倪静;论阎连科小说的寓言化书写[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劲松;论柯勒律治的有机整体诗学观[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大雨;;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诗剧[J];群言;1986年10期

2 李伟民;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批评演进在中国[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颖群;;论《仲夏夜之梦》的语言特征[J];考试周刊;2008年34期

4 钟声;;“矛盾”的力量——谈莎士比亚戏剧的矛盾修饰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5 信传华;;《哈姆雷特》中的计谋[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6 付云;论莎士比亚和关汉卿戏剧中的浪漫主义风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洪忠煌;;莎士比亚的历史观[J];文化艺术研究;2009年03期

8 宋敏;《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张晓玲;;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夫妻一体”与“女人软弱”[J];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学平;;王尔德对莎士比亚的解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德发;;道德的相对性与历史性——解读《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伦理意蕴[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程朝翔;;莎士比亚与战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陈世雄;;本雅明美学与布莱希特戏剧[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少辉;;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5 臧天婴;;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颜学军;;马洛“欲望”戏剧的伦理维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颜红菲;;莎士比亚悲剧的伦理冲突与审美现代性[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林丽贤;;幻想监狱:论《蝴蝶君》中的蝴蝶固像对东西方想象力的束缚[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叶丽贤;;文化建构与自我意识:论奥赛罗在威尼斯社会中的“种族他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守亭;被通俗化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高峰枫;莎士比亚“人生如舞台”的比喻[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蔺海波;莎士比亚:英国文化的象征与骄傲[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亚斯民·阿利巴依—布朗邋凌云;莎剧为第三世界的普通人道心声[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侯丽华;他们用100年将莎翁带进中国[N];深圳商报;2004年

6 易沉;莎士比亚诗作的出版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余凤高;哈姆莱特父亲的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通讯员 杨英姿邋记者 余传诗;《读莎士比亚》:王元化88岁生日收到最可心的礼物[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子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李国文;汤显祖和莎士比亚[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华;欢乐中的深刻:莎士比亚喜剧《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范若恩;麻木的群氓文学流变视野中的《裘力斯·凯撒》群氓场景反思[D];复旦大学;2012年

3 谢芳;从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看20世纪德语戏剧的美学特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陈茂庆;戏剧中的梦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梁超群;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父亲的在场与缺席[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丁敏;席勒在中国:1840-2008[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苏玲;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施赞聪;权力与政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李新亚;阐释爱情故事内涵的语言巨匠:莎士比亚《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秋玲;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D];西南大学;2008年

2 张松林;莎士比亚戏剧恶魔人物论[D];河南大学;2006年

3 张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戏剧性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徐剑莹;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D];安徽大学;2006年

5 刘建辉;莎士比亚《暴风雨》隐喻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宋艳;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D];安徽大学;2005年

7 侯铭铎;对话诗学与戏剧[D];山西大学;2003年

8 董莉;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娄立国;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的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众;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女性意识之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40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40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