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边缘上的女人》后女权主义解读
本文选题:后女权主义 切入点:男性话语权 出处:《外国语文》2013年02期
【摘要】:后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相融合的产物,它反对宏大叙述、二元论和本质主义,主张差异论和内在联系论,认为男性话语权和惩戒凝视构成了对女性的长期压迫。玛吉·皮尔西的代表作《时空边缘上的女人》具有很强的后女权主义特征,小说通过女主人的时空穿越经历展现了乌托邦和敌托邦两个社会,不仅对父权解构和重塑女性身份进行了大胆尝试,更在种族问题上有着明显的进步性。
[Abstract]:Post-feminism is the product of the fusion of feminism with postmodernism and post-colonialism. It opposes grand narration, dualism and essentialism, and advocates the theory of difference and internal connec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ale discourse power and disciplinary gaze constitute the long-term oppression of women. Maggie Pearce's masterpiece, Women on the Edge of time and Space, has a strong post-feminist character.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hostess's time and space, the novel shows two societies: utopia and enemies. It not only attempts to deconstruct the patriarchal power and reshape the female identity, but also has obvious progress on the issue of race.
【作者单位】: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利;;论《浮现》中生态女性主义对传统二元对立的解构[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陈众议;;经典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堂吉诃德》为个案[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3 刘丹;;探析《收藏家》中男权统治的根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6期
4 刘丹;;探析《收藏家》中男权统治的根源[J];今日科苑;2009年11期
5 荆兴梅;;《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张琰;;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二元和谐思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11期
7 孙传钊;;罗曼·加里与托多罗夫的反善恶二元论——以《欧洲教育》为中心[J];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07期
8 李显文;胡庆洪;;评加里·斯奈德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寻及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叶美丽;;男人的凝视 女人的冷漠——《屋顶丽人》的性别二元论解读[J];作家;2011年06期
10 吴岳添;;后女权主义时代[J];读书;1992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邵丹(美国);今年美国流行粉红色[N];文艺报;2003年
2 陈增福;生态意识与诗人的言说姿态[N];吉林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艳;《莫菲》中的二元论及其消解[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牛慧霞;愤怒—幸运背后的真实[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路珏;二元压迫的异样颠覆者[D];河南大学;2009年
4 郝瑞娟;从爱伦·坡杜宾侦探小说的浪漫主义观看其后现代倾向[D];湖南大学;2007年
5 易宏建;论薇拉·凯瑟早期拓荒小说中的生态女性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耿菁璐;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詹放;托尔金神话体系里两种恶观的碰撞[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李汇;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界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汪敏萍;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秋琰;从“圣者无为”到“终极顿悟”[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57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5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