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存在困境,选择即自由:莱辛作品的存在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03-25 05:26

  本文选题:多丽丝·莱辛 切入点:萨特存在主义 出处:《南昌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多丽丝·莱辛(1919-)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她一生著作颇丰且风格多变。在五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作品达70多部,包括小说、诗歌、传记及散文等。在大多数作品中,莱辛以女性的视角描述了生活在一个个体孤立、价值观丧失的荒谬世界中的人类,尤其是女性的生存状态。莱辛小说中的这一主题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不谋而合。本文尝试通过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解读莱辛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三部作品:《金色笔记》(1962)、《天黑前的夏天》(1973)和《又来了,爱情》(1996)。通过分析三部作品中的女主公的生存状态以及这个荒谬世界对人类,尤其是女性的影响,笔者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由选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获得精神自由,最终发现自己的存在意义。 本论文包括五章: 第一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多丽丝·莱辛的生平和作品,其次介绍了三部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莱辛作品的存在主义研究。最后概述了用存在主义思想来解读三部作品的可行性并提出论文框架。 第二章综述了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主要内容,然后介绍了萨特自由选择观的主要观点。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存在、自由选择和责任。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的自由是通过一系列不断地选择获得的。同时,人是在完全自由的情况下选择的,因此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第三章分析从自由与存在的关系维度分析了荒谬混乱的外部世界如何影响着三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生存状态。二战后,随着传统观念的崩溃,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及政治风云的变幻莫测。在这种坏境下,人们丧失了安全感,时刻遭遇困难与挫折。三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分别处于人生的三个阶段:青年、中年和老年时期。《金色笔记》中的安娜是一名成功的作家,但是她却开始质疑写作的意义,患上了写作障碍症;在爱情方面,她在生活中总是无法找到敢于为爱情承担责任的男人。安娜,一个经济上独立的职业女性,面对荒谬的世界,陷入了痛苦,找不到存在的理由。十年后,莱辛开始将注意力转到家庭主妇的生存状态中来。《天黑前的夏天》中的凯特就是一名典型的家庭主妇。丈夫和孩子是她生活的全部,她存在的意义在此。然而,凯特忽然意识到自己完全被丈夫和孩子忽略,自己得不到他人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丧失,这让凯特深感焦虑和不安,陷入了内心的困惑和挣扎。二十年后,步入老年时期的莱辛在《又来了,爱情》中,将关注的视角放到了一直被人们忽视的老年职业女性的情感困惑上。主人公萨拉独守空房二十余载后,再次经历了爱情。由于章年时期对爱的定义的困惑和步入老年后的种种社会观念的限制,萨拉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 第四章从自由与选择的关系维度分别分析女主人公在面对荒谬的世界时,如何自由选择,从而找到真正的自由,最终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经过一系列痛苦的挣扎和反思,安娜肯定和接受了荒谬的存在,面对真实的生活,走出迷茫狭隘的自我,她获得了存在的意义。凯特在这个夏天走出家庭,重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实现了精神上的再生,获得了存在的意义。萨拉在领悟了爱的意义的同时获得了思想上的自由,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小说的主人公在争取选择的自由、尊严和人生价值之后,担负起了自由选择的全部责任。 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三位处在不同年龄阶段主人公的共性和她们在不同阶段生存状态以及她们的选择和承担责任的不同。通过塑造这些人物,莱辛指出了精神追求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真正的自由是选择的自由。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莹,王为群;开拓思想自由的原野——论莱辛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影响[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春华;;母语争霸战[J];杉乡文学;2005年14期

3 孙宏新;;莱辛《拉奥孔》及诗画异质论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程圃芳;;莱辛及其现实主义文艺观——从《拉奥孔》的“诗画异质说”谈起[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马龙云;;婚姻不能承受爱之轻——《金色笔记》中莱辛的婚姻伦理观解读[J];外语教学;2011年01期

6 卢善庆;;莱辛的美丑观——读《拉奥孔》札记[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7 王肯;;摘自《汉堡剧评》的卡片[J];戏剧文学;1991年09期

8 毛萍;莱辛诗画理论刍议[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9 王晓亮;;诗画之辩——莱辛《拉奥孔》的启示[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10 徐丹;;论《拉奥孔》的人本主义与辩证思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鄢然;;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汤铭;;局外人:一场伦理之辩[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7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8 许为勤;;别尔嘉耶夫哲学的内在超越及归宿[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10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季国平;呼唤中国的莱辛[N];人民日报;2009年

2 徐鲁;春天里坐火车去看莱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宋学智;探寻存在主义在中国的“存在”轨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陈宏;知不易行更难[N];国际经贸消息;2001年

5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重温萨特[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记者 吴云;特立独行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N];光明日报;2005年

7 编译 粟周熊;存在主义促使自杀者增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9 赵丹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成也忧愁,败也忧愁[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甘易;可称为逻辑存在主义的一种新哲学[N];中国邮政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3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立立;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玲玲;存在困境,选择即自由:莱辛作品的存在主义解读[D];南昌大学;2012年

2 王卫林;荒诞与异化:哈金《等待》和《自由生活》的存在主义主题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赵会婷;《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存在主义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郭建;《无期徒刑》的存在主义解读[D];安徽大学;2010年

5 甘甜;从莱辛的晚期作品看其对柏拉图对话传统的回归[D];西南大学;2010年

6 王晓君;多丽丝莱辛的追寻[D];河北大学;2010年

7 肖燕;多丽斯·莱辛幻想系列小说的独特未来意识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8 陆玲;论莱辛小说中的疯狂[D];南京大学;2012年

9 吴玉梅;变迁的时代,不变的传统—莱辛女性观解读[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颜莉莉;自我意志的选择[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17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617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2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