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一部生与死的爱恨情仇——评《呼啸山庄》从小说到电影

发布时间:2018-03-25 11:37

  本文选题:《呼啸山庄》 切入点:艾米莉·勃朗特 出处:《电影文学》2013年12期


【摘要】:爱情,由古至今就是文学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复仇,更是将英国哥特式文学小说推向鼎盛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传奇影视巨著《呼啸山庄》为例,分析19世纪英国文学中爱情与复仇相结合下的文学创作中所展现的独有的文学特色和艺术魅力。
[Abstract]:Love, from ancient times to now, has been the main theme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reveng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push the British Gothic literary novel to its peak. This article takes the legendary film and television masterpiece Wuthering Height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iqu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harm of the 19th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love and revenge.
【作者单位】: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分类号】:I561.074;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键;爱与人性——《呼啸山庄》的主旋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Z1期

2 代新黎;;试论《呼啸山庄》所表现的人性与人际关系[J];学术交流;2008年06期

3 杨亚涛;;论希斯克利夫性格的双重性[J];作家;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罗辉;何帆;;爱与恨的交织——浅谈呼啸山庄悲剧产生的根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5期

2 张麟;;面包与爱情 复仇与宽恕——西斯克里夫与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对现代人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2年24期

3 苏耕欣;;新中国六十年勃朗特姐妹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春旗;《呼啸山庄》的人性复归主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孙靖;;近30年国内艾米莉·勃朗特研究述评[J];台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刘剑;罗忠民;;艾米莉·勃朗特:人格分裂与疯狂宣泄——从《呼啸山庄》看作者之内心世界[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黎小冰;;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自然和谐的创作思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5 石晓红;;论《呼啸山庄》中的哥特式风格[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2期

6 高永红;;艾米莉·勃朗特小说中的意象意蕴[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7 田玲玲,应碧金;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袁翠珍;从《呼啸山庄》看艾米莉·勃朗特的宗教观[J];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04期

9 何琼;;论哥特式艺术手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10 李琳;刘秀云;;论哥特艺术写法在《呼啸山庄》中的运用与发展[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兰珍;;从马洛的寻觅看文明的堕落[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2 冯羽;;渡边文学三议[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程慧;叶塑;;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希斯克利夫性格及其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郭红;;“文献”小说——《嘉莉妹妹》[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李倩;;谈康拉德小说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选择[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7 王晓燕;;“延存”的艺术:论加拿大英语小说主题[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李玉颖;;福克纳的意识流表现手法初探——析著名小说《喧哗与骚动》[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潘绍玺;;爱米丽的表——一个关于时间的隐喻[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高毛华;;论《简·爱》中的神秘召唤[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慨;《赎罪》获金球奖,麦克尤恩迈向“奥斯卡级”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李晓洁;文学类悬疑小说驱赶炎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海飞;拐弯之处就是黑夜[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4 郭宏安;《大西岛》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马婷;“沉默之子”的言说[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荣欣;心灵深处的群魔[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刘恒涛;布克奖得主 喜欢在厨房写作[N];财经时报;2007年

8 孙生;首部涉及天体生物学的小说引进中国[N];人民日报;2006年

9 王淼;好故事让我不忍读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匡钊;与久违的智者重逢[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波;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宗教人格与创作:勃朗特姐妹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韩力扬;《呼啸山庄》主题实现的元功能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4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虚幻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D];苏州大学;2003年

9 甘文平;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说[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张生庭;冲突的自我与身份的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燕;《最后的大亨》的三个版本[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孙树文;穿越时空的声音——试论《呼啸山庄》中的现代主义因素[D];吉林大学;2004年

3 董春萍;《呼啸山庄》中的自恋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迪;《呼啸山庄》之女性书写[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魏剑萍;《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的困惑[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董瑞;回归自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林莹;耐莉·丁在《呼啸山庄》中的角色[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冯岭;《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的深层阐释[D];吉林大学;2004年

9 唐正;“我就是希斯克里夫!”《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的原型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赵英;《呼啸山庄》语言特色及其译本语言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2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62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