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形象演变与阴阳五行学说之关联
本文选题:西王母 切入点:阴阳五行学说 出处:《兰州学刊》2013年08期
【摘要】:西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重要神祗,从先秦到汉魏其形象几经演变。阴阳五行学说在早期西王母形象构成及嬗变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道教产生之后,西王母被纳入道教神系成为道教女仙首领。此后,西王母形象嬗变中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阴阳五行学说。西王母形象演变与阴阳学说之关联呈现出从密切相关到逐步疏离的总体态势。
[Abstract]:Western Queen Mother is an important deity in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y and legends. From the pre-Qin Dynasty to the Han and Wei dynasties, his image has evolved several times. The theory of Yin Yang five elements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early Western Queen Mother. After the emergence of Taoism, His moth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Taoist Shinto system and became the head of the Taoist goddess. After that,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five elements is no longer the decisive factor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image of the Western Queen Moth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mage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Queen Mother and the theory of Yin and Yang presents a general situation from close correlation to gradual alienation.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广州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ZDB1-101001) 广州大学青年博士项目(项目编号:ZDB1-1001)
【分类号】:I106.7;B9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莲;阴阳变易观念及其思维方式[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答浩;;立人之基 重德之本——论孔子修身理论形成的文化基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3 鞠曦;《周易》与易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宋野草;;从儒家的圣人观看其现代价值[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傅道彬;《屯》卦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管宗昌;;《吕氏春秋》对浓缩型历史典故的运用及其文学意义[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盛险峰;;《新五代史》的理性与价值[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8 种剑德;;孔子恶“郑声”的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5期
9 吴名岗;;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J];滨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吴名岗;;孙子对“和”文化的吸收运用[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蔡树才;《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文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崔朝辅;《易纬》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武金勇;先秦两汉绘画颜料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世红;彭龟年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吴丹洁;探寻“三生”教育智慧[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梅婉婷;关于中国画山水的时空感[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石文嘉;汉代墓葬中出土玉璧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5 谭红;艾默斯特镇的雏菊与明水泉畔的江梅[D];西南大学;2011年
6 赵振国;马王堆帛书《衷》篇《易赞》章新探[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静;先秦文献中的“中”[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金南;从品势演练的角度解析跆拳道文化内涵[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支玉菡;《易传》的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静;王充的文学“四论”[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宗迪;西王母信仰的本土文化背景和民俗渊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龙梅;;试论《水仙月四日》中雪婆子的形象[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2 王立业;;屠格涅夫的宗教解读[J];俄罗斯文艺;2006年04期
3 唐桓;道教与越南古代文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陈唏;诗中的教义:纵观宗教与中英诗歌[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田俊武;;约翰·斯坦贝克作品中的宗教意识[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6 杨晶;;中国上古神话与古希腊神话中女神形象之比较[J];华章;2010年05期
7 郭勇;;日本海洋意识与中国江南地区的关系——以“浦岛子传说”的演变为中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哲俊;谣曲《西王母》与《东方朔》:背景转换与佛道合一[J];日本研究;2004年03期
9 叶云佳;;女神的演变——神话叙事中的母性塑造[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6期
10 于洁;;朝鲜—韩国古代汉诗中的道教意象[J];文艺评论;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敬惠;;韩国古代小说中的西王母神话[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葛兆光;隔岸观澜[N];东方早报;2010年
2 蔡春华;民间故事中的日本[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李亚峰;神话是研究古代文化的窗口[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毕雪飞;日本七夕传说研究史[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蔚;《黎明之宅》中寻找道教生态智慧之光[D];山东大学;2008年
2 蒋荣;花郎道与中国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梅芬;母亲原型的探析[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越;常世信仰と神仙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岚;双性同体、重生、曼荼罗[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韩冰;从文化角度比较研究艾伦·坡哥特小说与蒲松龄志怪小说[D];内蒙古大学;2007年
7 高巍;李商隐与普希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蕾;中日神话中女神形象的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3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6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