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小妇人》中的女性主义
本文选题:小妇人 切入点:女性主义 出处:《语文建设》2013年26期
【摘要】:《:小妇人》是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著作。整部小说用美国南北战争作为大的背景,同时小说情节的发展和设置上,设置了19世纪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故事。本文通过挖掘小说中内在的女性主义内涵,进一步揭示《小妇人》的独特视角。
[Abstract]:The novel uses the American South - to - North War as the background ,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setting of the novel plots , sets up a common family story in the New England region in the 19th century . This article further reveals the unique perspective of the young woman by digging the inner feminism connotation in the novel .
【作者单位】: 上海开放大学闵行一分校;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管妮;;《小妇人》中女性自由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2期
2 廖容;;女权主义在《小妇人》中的体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温钊莲;;《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晓;新女性之光对《小妇人》中乔的成长历程的解析[D];山东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丽娟;;《小妇人》:平凡之中见伟大[J];长城;2012年08期
2 范春霞;范春芳;;论《小妇人》中“乔”身上所体现的女性意识[J];华章;2012年22期
3 廖容;;女权主义在《小妇人》中的体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安昌光;;从女权主义角度看《飘》与《小妇人》中的两位女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巧玲;;对《小妇人》主题的评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2 易乐湘;;在教育主义与儿童本位之间——《小妇人》新解[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何小颖;;乔·马奇:妥协于传统的另一种“新女性”——《小妇人》的女性主义新解[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4 阳萱;;从《小妇人》看十九世纪美国女性自由主义[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5 黄虚峰;再探二十世纪初美国女权运动迅猛发展的原因[J];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02期
6 温钊莲;;《小妇人》的女性意识解读[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7 陈友放;陈静;;十九世纪美国父权主义下的女性成长——《小妇人》中乔的成长历程评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 于倩;;道德伦理与人生选择:论《小妇人》中乔的爱情与婚姻[J];世界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9 李贺青;;为何乔不嫁给洛里?——评《小妇人》的伤感结局[J];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10 张淑梅;;从《小妇人》文本分析诠释奥尔科特对女性的界定[J];文学教育(中);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方;女性主义在《达罗卫夫人》中的体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洁;奥尔科特《小妇人》中反映的美国文化传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瑞雪;从超验主义视角重新解读《小妇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4 吴椺;《小妇人》中《圣经》原型的宗教内涵[D];中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敏;;百年流变——1830-1930年间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概观[J];山东文学;2007年12期
2 刘文菊;生命质量的升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断想[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3 隋忆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锋——克里斯蒂·德·皮桑其人其作[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金文野;;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的审美特征[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01期
5 于莉莉;;一个人的交响乐——女性主义文学中人物的复调模式初探[J];文教资料;2009年35期
6 邓滢;;以小见大的女性世界——简·奥斯汀及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浅析[J];文教资料;2010年07期
7 邱芬;;例谈“身体写作”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上);2010年04期
8 杨岚;;女性主义文学视野下的《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J];俄语学习;2010年04期
9 江晓慧;;论中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10 艾晓明;香港“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J];广东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惠侨;;马奇四姐妹的美德成因浅析:论《小妇人》中的教育主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彦;;自由平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3 顾克;;浅论早期美国历史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田中正俊;;辛亥革命前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性和日中关系[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5 郭沫若;;神明时代[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6 张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浅谈[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7 杨义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民意识的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史小华;;时代呼唤新的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9 李春英;;论学生领袖培养与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程明芷;;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波;“小妇人”引发大战美国人今犹缅怀[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程立显;改革开放以来的伦理观大变革[N];学习时报;2009年
3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N];人民日报;2007年
4 周口供电公司 李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公平正义理念[N];周口日报;2008年
5 记者 陈玉明 伍晓阳;让每个阶层都放飞希望[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胡夏冰;以自由平等精神重构民事诉讼体制[N];检察日报;2005年
7 扬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吴建华;以创新的思路“发展民主”[N];扬州日报;2008年
8 栾晓鸿;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苑书义;孙黄自由观的碰撞[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抚松县政协副主席 张晶;平安建设之我见[N];协商新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颜军;孙中山民权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3 罗良功;艺术与政治的互动:论兰斯顿·休斯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晓溪;启蒙与醒世[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志江;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张桂琴;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艳琳;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胜莲;论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流变[D];安徽大学;2010年
2 陈冲;20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都市女性形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赵彦杰;池莉: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的演变与质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双;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思潮对男权文化的解构[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丘慧慧;关于后新时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批评[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禹建湘;论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华;英国保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娟;寻找女性主义文学的传统[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火生;论孙中山的自由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熊艳红;卢梭社会政治思想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7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6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