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戏剧的历史变迁——《美国华裔戏剧研究》评析
本文选题:美国华裔 切入点:戏剧研究 出处:《中国出版》2013年21期
【摘要】:正美国少数族裔戏剧的崛起和发展,就像美国实验派和先锋派戏剧的持续兴盛,美国百老汇内外界限的逐渐模糊一样,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戏剧的特点之一。美国少数族裔戏剧的去中心性、多元性和实验性等,不仅代表着当代美国戏剧的共性特征,揭示了美国戏剧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定义了20世纪美国文化的发展走向。徐颖果的《美国华裔戏剧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出版)是研究和了解美国华裔及其戏剧不可多得的著作之一,值得一读。
[Abstract]: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drama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similar to the continued prosperity of American experimental and avant-garde drama and the gradual blurring of the boundaries between Broadway and beyond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drama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discentricity, pluralism and experiment of American minority drama not only represen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drama, but also reveal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drama. Xu Yingguo's the Studies of Chinese American Drama (published in August 2012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is one of the rare works to study and understand Chinese Americans and their play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71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弋璇;;中国美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郭继德先生访谈录[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02期
2 ;友好往来[J];中国戏剧;1984年12期
3 ;超越戏剧的思考[J];戏剧艺术;1986年01期
4 徐颖果;华裔文学——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王正胜;;美国亚裔戏剧研究[J];戏剧文学;2009年02期
6 陈玫;;美国华裔的身份流动性——解读华裔美国文学《梦娜在希望之乡》[J];名作欣赏;2011年15期
7 张景伟;;百家争鸣的戏剧文化样态——论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戏剧[J];戏剧文学;2010年11期
8 徐刚;;解读《典型的美国佬》中的文化属性[J];名作欣赏;2010年17期
9 郭继德;当代美国戏剧发展的新趋势[J];当代外国文学;1992年04期
10 吾文泉;文化交互主义戏剧理论与实践[J];四川戏剧;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晖;;《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美国戏剧研究[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罗晓燕;;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成果述评[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纵丽娟;;戏剧研究之于草原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4 胡爱华;朱莉;;后殖民视野下华人历史记忆尘封残片的再现——美国华裔文学作品述评[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孔令达;;《榆树下的欲望》剧本改编与舞台搬演——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演出小记[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茹;;跨越种族的樊篱 谈任碧莲和她的《地道美国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郭继德;;序[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际英;魏艳辉;;华裔作家的尴尬:试析“赵汤论战”的文类之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斐;;华裔美国人的第三空间身份建构——金斯顿《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的后殖民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陆军;;美国文化中的面子问题及其维护方略[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理行;美国华裔文化中西杂糅,,是美国文化中新的一翼[N];文艺报;2006年
2 ;从课堂开始善待妇女与少数族裔[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加拿大少数族裔移民集居显隐忧[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4 ;西裔华裔分别居美加少数族裔榜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天意;反恐审判暴露英国少数族裔融合困境[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新生;美最大少数族裔为西班牙裔[N];科技日报;2007年
7 本报专稿 林寒;马来西亚执政联盟大败 少数族裔地位上升[N];世界报;2008年
8 马小宁;本世纪中叶白人在美国将不再过半[N];人民日报;2008年
9 顾仲和;面临学生来源多元化的挑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10 李珍玉;少数族裔企业渐成美国经济新引擎[N];中国民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朱华;中国少数民族汉文创作与美国华裔英文创作比较研究(1978-2010)[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蔡青;后殖民语境下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疾病书写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琼;矛盾情结与艺术模糊性[D];复旦大学;2005年
5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论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中国文化书写[D];暨南大学;2001年
9 刘心莲;性别、种族、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关合凤;东西方文化碰撞中的身份寻求[D];河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一凡;多重危机中的挣扎[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平焰;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D];湘潭大学;2010年
3 袁蓉;身份的追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林丽;双重边缘文化语境下的美国华裔女性书写[D];南昌大学;2012年
5 郑晓风;唐人街:美国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情结[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苗;谭恩美《灶神之妻》的文化解读[D];辽宁大学;2006年
7 王晓晨;中美年轻一代的工作观及敬业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薛磊;论政治文化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成波;中美文化产业政策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王兰楠;试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家庭危机[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4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674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