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牧羊人的戏》:对偶式世界的建构
本文选题:第二个牧羊人的戏 + 对偶式 ; 参考:《戏剧文学》2013年01期
【摘要】:《第二个牧羊人的戏》是英国中世纪威克菲尔德组剧最著名的戏剧,也是英国中世纪宗教剧的代表。该剧在叙事结构和内容安排方面与圣经神圣故事之间存在着结构的类比性,而且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类型学和隐喻结构。这种对偶式世界的建构影响了后世戏剧的发展。
[Abstract]:The second Shepherd's play is the most famous play of the Wakefield Group in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medieval religious drama in England.There is a structural analogy betwee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content arrangement of the play and the sacred story of the Bible, and there are some typological and metaphorical structures between the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duality world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later drama.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561.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董志刚;;艺术的第一次大众化——重读柏拉图[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张鹏飞;;论儒家“中和之美”对中国古典戏曲叙事范式的文化观照[J];兰州学刊;2010年04期
3 魏凤莲;略论古希腊戏剧的宗教性[J];齐鲁学刊;2004年01期
4 崔莉;莎士比亚与文艺复兴时期戏剧的社会地位[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孙文辉;;古乐《葛天氏之乐》的文化阐释[J];文艺研究;1997年02期
6 胡芳;;五年制高职艺术院校的艺术理论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晓松;历史文化视角下的贵州地方性知识考察[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凤莲;狄奥尼索斯崇拜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屠艳;亚纳切克的歌剧《卡佳·卡巴诺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张乾坤;乔治·斯坦纳的“悲剧衰亡”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徐文正;我国新时期三部严肃歌剧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建军;电视剧的心理疗慰功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冰;巴厘戏剧与西方现代派戏剧[D];厦门大学;2002年
3 耿余;试论《海鸥》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美学体系形成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4年
4 周骅;论泰戈尔的象征剧[D];湘潭大学;2004年
5 王琪;社会表演:内乡县宛梆戏的生产和消费[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周轶;理智与荒诞之间:加缪“现代悲剧”浅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晓;审丑:莎翁丑角个案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张凤鹃;古希腊戏剧的解体和文艺复兴戏剧元素的重组[D];山西大学;2007年
9 颜旭;阿提卡旧喜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刘存;剧本与舞台之间:《欲望号街车》的艺术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Barbare》de Rimbaud: de la metaphore au mythe[J];法国研究;1992年01期
2 ;COMMENT LA GEOGRAPHIE SE JOUE DE L'EGO-GRAPHIE Reflexions sur les metaphores de la route et du paysage dans le Cycle de Pan de J. GIONO[J];法国研究;1992年01期
3 朱婷婷;《虹》:转喻和隐喻[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1期
4 杜维平;《爵士乐》叙事话语中的历史观照[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胡梅红;也谈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驻马》[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5期
6 刘耘华;“游戏”与“对话”:隐喻的诠释学[J];国外文学;2001年01期
7 马卫红;《套中人》与象征主义[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徐小林;从荒谬的事件中探求真实的本质——试论卡夫卡小说的叙述手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朱玲;重读经典:《俄狄浦斯王》双重隐喻[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10 张金凤;漫谈隐喻和多恩的爱情诗[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樊金琪;;囿于人性迷宫中的《欲望号街车》[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相龙烽;;“道成肉身”与神话思维——《圣经》隐喻的始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强;《昨日之岛》:荡向文学之极[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小玲;夏目漱石与近代日本的文化身份建构[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卢婧;《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金凤;保罗·利科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芳;论柯勒律治的想象理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2 卢迎伏;隐寓的天使与天使的隐喻[D];四川大学;2007年
3 曹霞;解读特拉克尔诗歌中的颜色意象[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许家进;论海明威主要作品中的宗教因素[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武永娜;《天路历程》与《西游记》:历史类型学阐释[D];河南大学;2006年
6 郭佳;平凡之美:拉金、于坚诗歌发生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宇;初探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早期小说中的创作技巧[D];四川大学;2005年
8 高黎;历史·现实·隐喻[D];西北大学;2006年
9 吴丽雯;关于《J·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三辩[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丁英娣;《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宗教神学解读[D];兰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45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4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