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间谍》的存在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04-14 22:34

  本文选题:康拉德 + 《间谍》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约瑟夫·康拉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身处世纪之交,他目睹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和各种思想的纷纷涌现。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敏感性的作家,康拉德敏锐地抓住了这些现象并把对这些现象进行的思考载入到他的作品之中。《间谍》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1894年发生在格林威治公园的一起真实爆炸案为背景,描绘了世纪之交人们在伦敦荒诞的社会生活,以一种诙谐的笔调真实地反应了人的生存状态,与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探索人的生存问题的方式如出一辙。 本文试图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探讨康拉德对社会大变革时期人类精神荒原的深刻洞见以及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注。本文主要从世界的荒诞、人的自由选择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几个方面来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第一章分析作品中世界的荒诞性。在萨特看来,人们被偶然地抛弃在荒诞的世界里,一切都处于喧嚣和混沌的状态。在《间谍》这部小说中,伦敦这个高度发展的文明城市被描绘成一个充斥着无边黑暗的海洋,昏暗而让人窒息。小说中混沌的外部环境和人们非理性行为的描绘真实地反应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人们荒诞的生存状态。第二章主要探讨人们在荒诞的环境中做出的自由选择。在萨特看来,外部世界或者说客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无法改变,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来成就他们自己。生活在荒诞的世界里,温尼和维尔洛克都行使了自身的自由选择权,作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但由于他们忽略了自由伴随的相应责任,最终都未能实现自我超越。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小说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康拉德描绘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男女之间,主仆之间的各种关系,最终揭示出在这部小说中,每一个人在他人的生活中都充当着一个间谍的角色,善良的本性变得残暴,和谐的人际变成敌对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应证了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观点。 运用存在主义理论探析《间谍》,有助于读者对这部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同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解读康拉德在《间谍》中所阐释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刻理解及其对人类存在意义的终极探求。和其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一样,康拉德对于社会价值观的缺失表现了无限的担忧,他渴望能够在喧嚣中重建秩序。
[Abstract]:Joseph Conrad is considered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e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society and the emergence of various ideas.As a highly sensitive writer, Conrad acutely grasped these phenomena and incorporated his reflections on them into his work. Espionage is one such work.Against the backdrop of a real explosion in Greenwich Park in 1894, it depicts the absurd social life of people in Lond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and reflects the state of human existence in a humorous style.It is the same way that modern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s explore the problem of human existence.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Sartre's existentialism theory to probe into Conrad's profound insight into the human spirit wasteland during the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his deep concern for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human beings.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s from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the free choice of man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The first chapter analyzes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in the works.In Sartre's view, people are accidentally abandoned in the absurd world, everything is in a state of noise and chaos.In the novel, London, a highly developed civilized city, is portrayed as a sea of endless darkness, dark and suffocating.The chaotic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description of people's irrational behavior in the novel truly reflect the absurd living state of people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ree choice that people make in the absurd environment.In Sartre's view, the external world or objective world is objective, people can not change, but people can make themselves through free choice.Living in an absurd world, Winnie and Verloch both exercised their own free choice and made their own life choices.But because they ignored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 of freedom, they failed to achieve self-transcendence.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others in the novel.Conrad depicts complex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between men and women, between masters and servants, and ultimately reveals that in this novel, everyone acts as a spy in the lives of others.The good nature becomes brutal, the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becomes the hostile interest relation, in a way should prove Sartre's view that "the other is the hell".The application of existentialism to the analysis of "Spy" will help readers to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nd evaluation of this work.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provide us with a new perspective to interpret Conrad's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human existence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human existence in Spy.Like other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ers, Conrad expressed boundless concern about the absence of social values, eager to re-establish order amid the uproar.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莘;形象的哲学(续)——试论萨特[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2 武斌;评存在主义对人生情态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03期

3 魏金声;评马塞尔对萨特虚无主义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4 黄明娣;试析马克思与存在主义关于“人”的问题思考的深层一致性[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韩玉群;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中的存在主义[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苏玲;俗人·恶人·野人——从《月亮和六便士》女性形象的存在主义解读看毛姆妇女观[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陆汉军;韦茂斌;;论鲁迅《野草》中的存在主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曹晶晶;;《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存在主义解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1期

9 刘世洋;;从存在主义看陈染的孤独体验[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10 庞弘;;笼中之舞——论金基德电影中的存在主义精神[J];电影文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凯;;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启示[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汤铭;;局外人:一场伦理之辩[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莉;李抗;;西方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金丹元;;深入思维层次比较中西艺术[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6 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许为勤;;别尔嘉耶夫哲学的内在超越及归宿[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飒;;迷雾、虚无与存在——堂米格尔·乌纳穆诺及其《迷雾》[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9 方珏;;主奴关系与承认——论女性主义哲学的辩证方法[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廖美玲;;咨客中心疗法述评[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学智;探寻存在主义在中国的“存在”轨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2 雷颐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重温萨特[N];经济观察报;2007年

3 记者 吴云;特立独行的存在主义大师萨特[N];光明日报;2005年

4 编译 粟周熊;存在主义促使自杀者增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6 赵丹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成也忧愁,败也忧愁[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甘易;可称为逻辑存在主义的一种新哲学[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孙先科;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收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吴岳添;《加缪全集》:提醒关注加缪的思想和作品[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曹万生;新时期文学的逻辑起点[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琼;保罗·奥斯特的追寻:在黑暗中寻找自己的位置[D];厦门大学;2009年

2 陈连丰;艾丽丝·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苗爱芳;分歧之辩: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D];苏州大学;2009年

4 张涛;诺曼·梅勒的存在主义及其前期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白玉华;三种视角分析塞缪尔·贝克特戏剧中的沉默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关士礼;师陀乡土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立立;论台湾现代派小说的精神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薛晶;萨特戏剧的情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艳;荒诞的世界[D];湘潭大学;2008年

2 王卫林;荒诞与异化:哈金《等待》和《自由生活》的存在主义主题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翁姗姗;《你好,,忧愁》中的存在主义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正锋;沈从文:存在的危机与生命的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波;存在主义人生哲学透析[D];延边大学;2004年

6 李恩宁;论《还乡》中主要人物克林和游苔莎的存在主义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何小溪;论方方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识[D];武汉大学;2005年

8 龚梅;“愤怒的青年”派的创作思想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纯;在矛盾中重生[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邢雅范;山不过来,我就过去[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51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51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5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