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的十二月》的存在主义解读
本文选题:存在主义 + 《院长的十二月》 ; 参考:《山西青年》2013年12期
【摘要】:《院长的十二月》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探讨了现代人的生存意义,即作为个体的人与其生存的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分析这部小说,通过"荒诞的世界","人的异化","积极选择"三部分的分析,揭示科尔德的人生经历就是存在主义所主张的对"真实自我"的探寻之路。
[Abstract]:The Deans of December is a novel by Saul Bellow, the Nobel Prize winner in literature.The novel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 man's existence,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world in which he liv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parts of "absurd world", "alien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positive choice",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Colder's life experience is the way to seek "true self" advocated by existentialism.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阎国忠;;从生态学到哲学与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段进义;;论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宫小兵;;什么是死亡:论海明威的死亡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6 严俊;李江;;绝望的时空旅行——《五号屠场》的存在主义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刘丹丹;;当代工笔人物画多元发展的再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温泉;;京派小说中的焦虑意识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郭建;;用存在主义解读悲剧《无期徒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陈凤姣;;自由选择的地狱——浅析《禁闭》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余玉花;;生命价值的哲学辨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廖和平;;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浅析——兼论社会主义自由建设[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4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5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6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黄杨莲;论塞缪尔·巴特勒《众生之路》的成长主题[D];湘潭大学;2010年
5 左传韵;从畏惧的面对到平静的领悟[D];南昌大学;2010年
6 吴慧芸;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刁红梅;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逃遁者”形象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8 孙玉香;我国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陶也;赖声川相声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玲;荒谬与选择:福尔斯《收藏家》的存在主义解读[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宪庭;真实而荒诞的世界——序袁冬平摄影集[J];中国摄影家;1997年01期
2 邹秀荣;;评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思想[J];作家;2007年14期
3 吴绍辉;;荒诞的世界,自由的选择——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存在主义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黄真梅;小说如何面对荒诞的世界──谈加缪的《局外人》[J];法国研究;1999年02期
5 乔国强;;索尔·贝娄笔下的“双城记”——试论索尔·贝娄的《院长的十二月》[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6 张怀久;论荒诞心理小说的创作及其价值取向[J];学术季刊;1997年01期
7 陈世丹;两幅不同时代的荒原画卷——海明威和张贤亮的作品比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郑又贤;混乱、荒诞的世界观大杂烩——关于“法轮大法”的思想方法透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马汉广,宁海华;荒诞的世界与荒诞的希望——论《等待戈多》的荒诞意识[J];学术交流;2004年02期
10 关晶辉;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存在主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4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冯积歧;在荒诞的世界里呼唤真情[N];西安日报;2004年
2 单世联;“永远往上推石头”[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3 丁国强;作家残雪的精神难友[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艳芳;从索尔·贝娄三部小说看后工业社会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D];兰州大学;2007年
2 杨振喜;试论大江健三郎的早期存在主义文学[D];吉林大学;2004年
3 曲伟;试论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D];吉林大学;2004年
4 赵传文;荒谬·反抗·幸福——阿尔伯特·加谬荒谬哲学[D];延边大学;2004年
5 马礼霞;论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荒诞意识[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茂章;存在主义自由与面具——评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D];河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7527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5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