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洪水神话看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8-04-19 21:39

  本文选题:洪水神话 + 希腊 ; 参考:《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史前洪水在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同时,也孕育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洪水神话。由于中西方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他们的洪水神话各具特色。通过对希腊、希伯来洪水神话与中国汉民族"女娲补天"和"鲧禹治水"洪水神话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民族性格主要是建立在人神对立、以神为本、人性本恶、个体本位和立约精神等价值观之上,而东方民族性格则更多地是建立在人神合一、以人为本、人性本善、集体本位和伦理观念等价值观之上。
[Abstract]:The prehistoric flood brought destructive disaster to the world, but also gave birth to the flood myth with rich contents and various form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geographical location, living habits, way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e level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ir flood myth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reek, Hebrew flood myth and the flood myth of "Nu WA Fu Tian" and "Gun Yu" flood myth of Chinese Han national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western national charact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opposition of man and god, based on God, and human nature is evil. The oriental national character is based on the values of the unity of man and god, humanism, humanity, collectivity and ethics.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I0-03;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震;;“大禹治水”神话的真相[J];大科技(百科探索);2007年01期

2 池升荣;;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东西方社会文化差异理解的关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俞吾金;关于人性问题的新探索——儒家人性理论与基督教人性理论的比较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鲁刚;大洪水神话中的虚与实[J];求是学刊;1989年06期

5 袁永和;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几点思考——以美国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吴天德,张宗福;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周云水;;独龙族禁忌的文化人类学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4 张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证据及解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阚绪良;;“履帝武敏歆”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6 李加强;谈与身体部位有关的英语习语[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何宏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雅歌》的解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8 谢丽娜;;《简·爱》神话原型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王利刚;余春晖;;中希神话中蛇意象的对比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李湘云;《琼斯皇》的神话体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黎汝标;;试论布依族的谷魂崇拜[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3 周凤霞;;汉代巫蛊术溯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2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卓嘎;藏族天文历算传承模式及其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阎守娟;个体/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对团队学习的影响探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丽;苗族崇龙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鲁剑;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哲学反思[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会平;论史铁生《务虚笔记》的复调性[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少华;《希伯来圣经》的正典过程及影响[D];河南大学;2011年

8 田文国;文化学视野下《西京杂记》名物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新红;中国传统衡器设计解读[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10 董丽娜;基于原型定位的品牌形象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明;李方军;;中西洪水神话比较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符家钦;译诗之妙在传神[J];译林;1996年02期

3 叶尔肯·哈孜依;;希腊神话与哈萨克神话的比较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蔡艳菊;;从洪水神话看比较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前景——陈建宪教授访谈录[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5 范梦;希腊艺术的发生[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83年00期

6 旭宇;;含蓄与艺术[J];当代人;2008年10期

7 李心峰;;民族艺术学试想[J];民族艺术;1991年01期

8 奥尼恩斯,呼延胜;从双皇冠到双三角墙[J];西北美术;1998年01期

9 郭燕;;女娲与伊邪那美命——中日始母神形象比较[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10 徐红燕;;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差异[J];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朱日复;;“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辨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2 杨治经;;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文艺创作的民族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3 戴恩允;;谈谈“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美学原则[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4 王伟;;在与希腊寓言的比较中看布依族寓言的魅力[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5 李晓峰;;镌刻在历史时空的生命诗章——《契丹艺术史》概要[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6 王之望;;文艺民族化、现代化刍论——“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管见[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7 孙铭有;;恩格斯的文艺批评方法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开国;;《〈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希腊艺术[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齐树峰;艺术的环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宁文;我们有多少国宝可以买回?[N];美术报;2006年

3 吕远山;从神话原型看文学形象的变化[N];文艺报;2009年

4 杨桂青;选择出发也就是选择离开[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罗辛;与时俱进发展转型期的中国艺术[N];文艺报;2002年

6 夏子;民族精神:永恒的文学艺术母题[N];文艺报;2004年

7 黄克剑;商榷,还是丑诋?[N];文艺报;2004年

8 乐黛云;迎接比较文学新纪元[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陈团结邋光华 记者 吴剑;奉新县潦河奇石点成“金”[N];宜春日报;2008年

10 顾建国;文化维度与当代意识[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贤宗;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世俗倾向[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2 孔凌霄;中日文学中的蛇女形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李海艳;中美拓荒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4 李莉;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峗;中西神话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74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74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