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分裂的爱情域——以英国玄学派诗人多恩为例
本文选题:多恩 + “知”“行” ; 参考:《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摘要】:英国17世纪存在"知""行"分裂的爱情域。以玄学派代表诗人约翰·多恩的爱情体验为例,分析崇尚至真至美爱情的他为何在爱情诗歌中认同社会上爱情交易的存在、提出爱情多元占有和质疑女性的不贞洁。通过分析多恩的非理性行为,剖析他"知"与"行"不统一的原因,从而认识其所处的伊丽莎白时代婚姻制度的劣根性。
[Abstract]:In the 17 th century, there was a division of love between "knowing" and "acting" in England. Taking the love experience of John Dorne, a poet represented by metaphys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why he believes in the existence of love transaction in love poetry, and points out that love has multiple possession and doubts women's unchaste. By analyzing Dorne's irrational behavior and analyzing the reasons for his dis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 the author finds out the inferiority of his marriage system in Elisabeth era.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资助项目(11YBA287)
【分类号】:I561.0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毅;;“语言学转向”下的双刃剑——论中国之约翰·多恩研究[J];名作欣赏;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晏奎;爱的见证——评多恩《告别辞:节哀》中的“圆”[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林元富;迟到的怪才诗人——中国的约翰·多恩研究概述[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2期
3 吴思军;多恩诗中的隐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熊毅;对“恒定”的企慕——多恩内心张力探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5 刘立军;;卓尔不群:多恩的死亡观[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12期
6 陆钰明;;约翰·多恩:从西方到中国[J];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04期
7 梁东云;;法国小城的骷髅复活奇案[J];检察风云;2008年04期
8 王海红;;谈多恩诗文中女性形象与地位的败落[J];名作欣赏;2008年12期
9 黎明星;;灵与肉的复活——读约翰·多恩的宗教诗[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10 朱黎航;;“出神”:约翰·多恩爱情玄学的诗性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庆举;鲁迪格·多恩布什[N];中国经营报;2002年
2 李华芳;繁荣的谜底[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3 曹鹏程邋金钊;吴邦国与波兰众议长多恩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7年
4 叶倾城;非对称雨伞[N];北京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毅;多恩及其诗歌的现代性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陆钰明;多恩爱情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越;论多恩创作的人文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小玲;健康即美——《第一周年》中的多恩美学观[D];西南大学;2011年
4 景娟;多恩宗教诗中的死亡与再生[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李如星;科学与宗教的融合:论多恩布道文中的“世界”之喻[D];湘潭大学;2011年
6 邱丹;论多恩长篇散文《突变引起的诚念》中的疾病主题[D];湘潭大学;2012年
7 吕永华;忧郁的诗人—约翰多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立军;约翰·多恩诗歌中的批判现实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晓英;约翰·多恩诗歌中的矛盾死亡观[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黄素芬;约翰·多恩诗歌中爱的思辩[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5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7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