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叶芝笔下大房子文化符号的空间表征

发布时间:2018-04-21 18:38

  本文选题:叶芝 + 大房子 ; 参考:《国外文学》2014年04期


【摘要】:大房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在叶芝诗作中以及在爱尔兰现当代文学发展中具有支点作用。叶芝将英-爱优势阶层身份认同、英-爱异质文化建构、英-爱男性气质彰显以及与之相关的爱尔兰社会政治运动与历史进程纳入大房子诗歌空间表征的框架之中,极大地拓展和深化了大房子所象征的界限意义,同时又深刻展现出诗人及其族群的一种没落的贵族式高傲。在叶芝笔下,大房子是体现现代爱尔兰秩序与传统的最根本性的象征意象,其空间表征成为英国支配性传统与爱尔兰民族自主创新的张力性关联中的连接点。
[Abstract]:As a special cultural symbol, Big House plays a fulcrum role in Yeats's poet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rish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Yeats included the identity of the superior class of Britain and l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culture of Britain and love, the display of the masculinity of Britain and love, and the Irish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and historical process associated with it, into the framework of the spat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large house poetry. It greatly expands and deepens the boundary meaning symbolized by the big house,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shows a declining aristocratic pride of poets and their ethnic groups. In Yeats's writings, the large hous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symbolic image which embodies the modern Irish order and tradition, and its spatial representation becomes the connection point between the British dominant tradition and the tensi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rish nat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British dominant tradition.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叶芝诗歌时间主题的空间转向研究”(项目编号13SB002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丽;;西方文论关键词爱尔兰文艺复兴[J];外国文学;2013年01期

2 沈家乐;;空间表征、世界图景与身份建构——以叶芝的创作为例[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明香;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孙妮;评《三位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的批判》译本——兼论西方文论的翻译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韩亚文;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征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徐在中;;从《鲁宾逊漂流记》看西方殖民过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罗少清;;吉卜林的殖民主义情结——解读《基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杜兴梅;;殖民地女性找寻自我的悲歌——《藻海无边》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7 董红缨;冯丽;;从后殖民角度透视诗人叶芝民族文化身份——以叶芝诗歌《丽达与天鹅》为例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吴伟;李冬梅;;浅谈《非洲的笑声》的文体实验与叙述创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刘晓晗;;福尔摩斯眼中的殖民伦敦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李倩;;爱尔兰民族身份的寻求——论叶芝剧本《胡里痕的凯瑟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葛士恒;;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资本争夺战——对“中国符号”热的再探讨[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4 马丹丹;;流亡者的“想象共同体”——改革开放30年流亡电影的中产阶层意识[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李今;;晚清语境中的鲁滨孙汉译——《大陆报》本《鲁滨孙飘流记》的革命化改写[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6 杨岚;;普世价值观建构与多元文化的相互制衡[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施拟阳;李明明;;跨文化语境下中美影视传播中双向交流的冲突与融合[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8 沈冬欢;;《黑暗的心》中约瑟夫·康拉德的矛盾情结[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洪晓纯;;双重解放话语的建构——试析穆萨·杜比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圣经>诠释》[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五辑[C];2012年

10 杨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与战略选择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苗永敏;拒绝妥协[D];苏州大学;2010年

4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政吉;东方主义在《女勇士》中的解构:性别、种族和文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4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任春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文化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江华;艰难的联结—E·M·福斯特小说潜含的现代性主题[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颜培;跨文化书写[D];江南大学;2010年

8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帝国话语[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静;奥斯丁小说的政治和道德倾向性[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浩;早期的叶芝:梦想仙境的人[J];国外文学;1991年03期

2 苏音;;情有独钟——叶芝与冈妮的恋情[J];文化译丛;1993年03期

3 傅浩;叶芝的戏剧实验[J];外国文学;1999年03期

4 彭治国;叶芝: 随时间而来的智慧[J];中学生百科;2005年25期

5 傅浩;;叶芝的影响及其后的爱尔兰诗歌[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1期

6 何树;叶芝与对立民族主义[J];外语研究;2002年01期

7 张思齐;论叶芝诗歌创作中的抒情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胡则远;叶芝的神秘哲学与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之比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张烨,袁可嘉;恒爱之境——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和他的诗《当你老了》[J];秘书;2005年10期

10 丁宏为;叶芝:“责任始于梦中”[J];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蜀光;读《叶芝评传》[N];黑龙江日报;2000年

2 伊甸;诗人与恋人[N];文学报;2001年

3 周四;薄暮照亮天际[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柳青;听叶芝讲爱尔兰“聊斋”[N];文汇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章仙踪 王s,

本文编号:1783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783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6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