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到灯塔去》的审美开拓与困境

发布时间:2018-04-28 09:08

  本文选题:灯塔 + 结构 ; 参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伍尔夫《到灯塔去》以"灯塔"取代传统小说的情节,让人物围绕这一道具展开感知、流动意识,不同人物的感知相互错位、对比,从而刻画出不同心理逻辑、塑造出不同人物形象。这些相互差异的心理逻辑,又因道具的统一,而在小说主题上实现深化统一。这部小说围绕灯塔还派生出窗口等众多次要道具,使人物心理错位进一步细腻、人物情感逻辑更加饱满充分,小说主题得到深化。小说中道具同时参与表层及深层文本的建构,这种道具手法近乎完美的运用,开辟了小说形式新的可能性,极大地拓宽了现代小说的审美域度。但这种意识流文本的优势对普通读者来说,却是一种阅读挑战。普通读者难以解读出人物意识逻辑的自洽性。伍尔夫的后期创作,在传统小说手法与道具手法间摇摆,也表明了意识流文本结构的困境。
[Abstract]:Woolf "to the Lighthouse" replaces the plot of the traditional novel with "Lighthouse", so that the characters around this props to expand perception, flow consciousness, different characters' perception misplace, contrast, thus portray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logic. Create different characters. Thes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logic, because of the unity of props, and the theme of the novel to achieve further unity. Around the lighthouse, the novel also derives many minor props, such as window, which makes the psychological dislocation of the characters more delicate, the emotional logic of the characters more full and sufficient, and the theme of the novel deepened. Props are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oth surface and deep texts. This technique is almost perfect, which opens up a new possibility of novel form and greatly broadens the aesthetic scope of modern novels. But the advantage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ext is a kind of reading challenge to ordinary readers. It is difficult for ordinary readers to interpret the self-consistency of the logic of character consciousness. Woolf's later creation, swinging between traditional novel and props, also shows the dilemma of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structure.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中载;;小说的空间美——“看”《到灯塔去》[J];外国文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超;;《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悲剧成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蓊荟;沈晓红;;浅析散文翻译中的意境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王毓安;;强与弱——比较分析简·爱和苔丝的性格及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4 谷蜜;;余华《鲜血梅花》中的戏谑反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张娜;;布洛克-罗斯小说特点评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6 许欢欢;;活与如何活:生活碰撞中的个性选择——加缪《鼠疫》与余华《活着》的比较阅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卞甜;;《达洛卫太太》与“天使”——析伍尔夫的性别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凤卓;;《活着》:民间·苦难·审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9 庞菲;;摩尔·弗兰德斯——一个注定破产的“婚姻商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10 郑静;;战争中的痛苦与救赎——以沈从文、冯至、王力四十年代昆明时期散文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月亭;;乔伊斯与印象主义[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锐钊;;父亲之歌——从父子关系的演变看余华小说的创作[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3 胡燕双;;《海浪》中的后印象派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梁钫;;The Author's Narrative Freedom in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欣;师陀论[D];兰州大学;2011年

9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10 王影君;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1897-1927[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绍杰;《名利场》叙事技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胡一南;《水泥花园》中孩子们的变态心理和悲剧性成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袁渊;《浪》:一部关于存在的“诗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刘恬;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解读劳伦斯的小说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小吉;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付一春;狄更斯与英国流浪汉小说传统[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宗一;英语写作中的错误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2 朱德发;中国新文学流派结构论[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1期

3 陈永国;文学批评中的结构、解构与话语[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4 姚维荣;汉江儿女的欢歌与悲歌[J];安康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5 刘绍曾,尹同吉;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6 张道民,李清华;现代科技发展的精神动力[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7 陈学文;说《惜往日》[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8 赵士辉;论职业道德规范的结构及其设计[J];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07期

9 朱卡德;英语中的歧义现象[J];韶关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10 杨新军,窦文章;旅游功能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J];人文地理;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璐;传秀云;;电气石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开发[A];中国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分会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文书锋;俞国良;董妍;侯瑞鹤;;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黄雨田;牛盾;王鹏飞;;大学生师生关系的结构与类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明辉;郭玲玲;;企业员工工作伦理的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刘兆斌;任家生;任卫祥;;平板真空玻璃的发展与应用[A];第四届华东真空科技学术交流展示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6 沈新元;王庆瑞;;UHMW-PAN中空纤维膜的研制及应用(7)——UHMW-PAN多孔中空凝胶纤维的表征[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吕春欣;牛淑云;金晶;迟玉贤;;三维Er(Ⅲ)配聚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8 王伟;辛志勇;;山西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内容、结构及特点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黄鹏程;刘文;;氧载体的结构对富氧膜性能的影响[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于心玉;甘俊;于向真;朱华元;张三华;胡学武;杨柳;王波;;NaY沸石导向剂及其表征手段的研究进展[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振国;文学之形而上性[N];光明日报;2007年

2 ;附:王卫东答肖鹰质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方希;你是桑贝迷吗[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樊波;笔墨厚朴 境界雄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范垂功;文艺引进需经民族化改造[N];文艺报;2008年

6 周璇璇;搁浅的航船[N];文艺报;2006年

7 知恒;用心感悟自然[N];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

8 余凤高;灵魂的历史[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徐则臣;女作家林白的小说世界[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年

10 曹国新;农村旅游规划的三种理论模式[N];中国旅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念民;改进单服务器性能[D];吉林大学;2003年

2 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庞洪涛;纳米金属氧化物、壳聚糖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5 何东新;聚丙烯腈纤维的预氧化工艺与物化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6 孙红祥;远志中皂苷类免疫佐剂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7 关键;散布式扬声器音板的组成和结构与声学特性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李慧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李文博;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10 詹新寰;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德英;X6170Z型柴油机的开发研制[D];天津大学;2004年

2 洪小燕;长江三角洲大城市近郊小城镇职能与结构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吴宏霞;基于BP神经网络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预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陈松;都市拾荒者群体的生存形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甜;从江县占里丧葬仪式及其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金荣;毛乌素沙地防护林结构与生长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许科;员工对领导者信任的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8 陈蔚;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杨涛;系统形态理论与企业系统形态的演化[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10 周燕辉;一类新型复合球副的设计及其制造[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14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14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b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