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文本传播
本文选题:奥尼尔 + 戏剧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摘要】:奥尼尔的戏剧自诞生之日就显现出经典的艺术魅力,作品的广泛传播和接受具有重要作用。奥尼尔戏剧自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先后经历了两次译介高潮,分别在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根据不同时期奥剧在国内传播与接受的不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同时,传播方式作为具体的、物化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与知识信息,成为研究奥尼尔戏剧传播历程较为可靠的依据。
[Abstract]:O'Neill 's drama has shown classical artistic charm since its birth, and its wid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eill drama has experienced two translation climaxes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1920s. In the 1930s and 1980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se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Austrian drama in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t the same time, as a concrete and materialized form of communication, it contains abundant social and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becomes a reliabl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O'Neill 's drama communication proces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区委宣传部;
【分类号】:I712.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微微;;浅析《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杰米的恋母情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2 贾佳;;尼娜的自我追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3 万亚娟;;从《榆树下的欲望》看奥尼尔的矛盾世界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4 周晓燕;;《榆树下的欲望》的前景化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5 杨述伊;;从《安娜·克里斯蒂》看奥尼尔的宿命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杨述伊;;奥尼尔的神秘的力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冯国军;;借鉴与超越——奥尼尔与古希腊悲剧的表现手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7期
8 刘利华;;《榆树下的欲望》的多维视角批评[J];长城;2010年04期
9 王丽;;尤金·奥尼尔对中国戏剧的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刘礼佑;马可云;;《榆树下的欲望》的悲剧根源[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慧;李姝娟;沈训娇;;永远在路上——从《毛猿》看奥尼尔的基督教意识[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尧;;论奥尼尔《诗人的气质》和《更庄严的大厦》中错位的拜伦式想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双艳;;自我之困境——浅析剧作《天边外》中人物的悲剧[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初俏宜;;从艺术的本质谈艺术源于生活——以电影艺术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侯靖靖;婆娑—世界,半掩两扇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卫岭;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4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甲鲁海;尤金·奥尼尔欲望悲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吴宗会;异化与本真:尤金·奥尼尔戏剧荒诞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符熠;生——梦——死:尤金·奥尼尔艺术世界的狂欢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海娟;追寻自由灵魂的重塑,挣脱宿命论的囚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朱林;斯特林堡对奥尼尔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泽涛;象征主义戏剧艺术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璇;来自灵魂的呼叫与现实的忧患[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磊;《送冰的人来了》象征主义解读[D];辽宁大学;2011年
8 尹青峰;曹禺与奥尼尔戏剧“家”的主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9 刘一涓;对尤金·奥尼尔《悲悼》的精神生态解读[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耿猛;妮娜对幸福的渴求[D];郑州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松华;论“美国梦”对奥尼尔创作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高丽敏;两难中的心灵探寻——评奥尼尔戏剧的宗教感[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玉华;;奥尼尔及其剧作中的罪感意识[J];戏剧文学;2003年08期
4 郑家建,叶庄新;西方现代性的痛苦与智慧——论奥尼尔后期戏剧的思想和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1期
5 国向东;奥尼尔悲剧思想产生的根源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张焕珍;刍议奥尼尔对传统悲剧的创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张小平;客观透视:男性的建构与女性的反应——奥尼尔晚期戏剧中的女性再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张勇;;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看奥尼尔的悲剧观[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年04期
9 徐柳明;吴三香;;对“美国梦”的绝望控诉——读奥尼尔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年04期
10 夏宗霞;隐士——奥尼尔[J];世界文化;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叶庄新;;奥尼尔:现代人心灵的探索者——论奥尼尔的后期戏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苏煜;;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探源[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3 陈尧;;论奥尼尔《诗人的气质》和《更庄严的大厦》中错位的拜伦式想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慧;李姝娟;沈训娇;;永远在路上——从《毛猿》看奥尼尔的基督教意识[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连桥;;易卜生与奥尼尔戏剧人物的自我观念——以《培尔·金特》和《无穷岁月》为例[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东信;奥尼尔一箭多雕[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南 画;奥尼尔 从汽车工人到投资巨子[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谭璐 实习记者 秦伟;高盛奥尼尔:中国通胀下半年回落至4%[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特派记者 吴晓鹏;专访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主席奥尼尔: “成长市场”增长可期 不担心全球经济放缓[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5 木子;奥尼尔毕业啦![N];中国体育报;2000年
6 张子清;奥尼尔的诗歌和诗情[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张锐;斯坦·奥尼尔:美林的“魔鬼总裁”[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史国强 赵敏;尤金·奥尼尔来了之后[N];辽宁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玉明;奥尼尔:“全球思维”的“世界玩家”[N];中华建筑报;2006年
10 卢铮;奥尼尔:华尔街的黑人独行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卫岭;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2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吴宗会;异化与本真:尤金·奥尼尔戏剧荒诞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郭勤;依存与超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陈立华;用戏剧感知生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天旭;奥尼尔的心路历程:一个新的视角[D];四川大学;2004年
2 房文红;尤金.奥尼尔对女性的诠释[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邓立娟;和谐关系的破灭[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德清;论奥尼尔及其戏剧中的“家”的主题[D];吉林大学;2008年
5 郑瑜;奥尼尔笔下人物确认自我的艰难旅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瑞;奥尼尔剧作《送冰人来了》中的道家思想[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吕红艳;论尤金·奥尼尔戏剧中的荒诞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8 王志红;奥尼尔女性观探析[D];安徽大学;2005年
9 刘红艳;奥尼尔后期剧作中女性自我的迷失与自我的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旎旎;论奥尼尔戏剧中逃遁型形象的自闭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5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1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