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阿特伍德代表作中女性身份的定义

发布时间:2018-05-11 04:35

  本文选题:阿特伍德 + 女性身份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36期


【摘要】:对于女性身份的定义,从第一次女权运动以来,有着各种观点与看法。阿特伍德从女性的性别身份在社会工作、家庭中所处的被害者位置以及女性自身对于自我身份的寻找与回归,来解读分析女性的身份定义。
[Abstract]:Since the first feminist movement, there have been various views on the definition of female identity. Atwood interprets and analyzes the definition of female identity from the aspects of gender identity in social work, the position of victim in the family and the search and return of self-identity for women themselves.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吉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启动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226-00007合同号:201052
【分类号】:I71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兰;;吃掉被规训的女人——评《可以吃的女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苗勇刚;贾宇萍;;迷茫·思索·选择——阿特伍德的小说《可以吃的女人》叙事视角转换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1期

3 张海兰;;《可以吃的女人》中女性身体的抵抗[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谭言红;;逃离异化的空间——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和《羚羊与秧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唐金萍;;《可以吃的女人》中的空间叙事学解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袁秀萍;;哥特视角下的阿特伍德两性模式解读[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7 欧翔英;;厨房里的革命及反革命——读阿特伍德的恶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8 陈小慰;一部反映现实的未来小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评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01期

9 田红;;幸存如此艰辛——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李昊宇;;论《使女的故事》对反乌托邦小说的戏仿[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雯;身体的囚禁,,精神的逃离[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欧翔英;西方当代女权主义乌托邦小说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袁霞;反抗与生存[D];苏州大学;2009年

5 李文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本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刚罡;阿特伍德与林白的女性写作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悦瑞红;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盛丽丽;阿特伍德小说《使女的故事》、《羚羊与秧鸡》和《洪水之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颜;从征服到和谐共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洪晓芳;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边缘形象[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兰芳;阿特伍德《盲刺客》的互文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秦文静;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长篇小说的梦境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彦;试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与《洪疫之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argaret Atwood ,王容;致美国的一封信[J];英语知识;2004年01期

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珀涅罗珀记(节选)[J];青年文学;2006年02期

3 冯亦代;;阿特伍德新作[J];读书;1992年05期

4 郑宇;;后现代语境下解读阿特伍德叙事手法[J];长城;2010年12期

5 杨俊峰;动态过程与静态结果——阿特伍德与后现代主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6 傅俊;;“他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读阿特伍德的最新小说《羚羊与秧鸡》[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6期

7 权聆;;黑暗中的船[J];青年文学;2007年10期

8 丁林棚;阿特伍德小说中“潜入地下”主题的反复再现[J];国外文学;2002年01期

9 杨春艳,李雪;对阿特伍德和品特《使女的故事》的对比分析[J];学术交流;2004年07期

10 陈君贤;;论《珀涅罗珀记》中的女性形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晶;;空间的性别 性别的空间——论《琐事》中家庭空间的政治关系[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侯铁舟;阮梅生;刘志红;刘冬贤;;氟牙症与性别关系的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4 王凤仙;;北京家庭与性别关系30年变迁[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江波;杨晖;;贫困山区农村社会性别关系调查与分析[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王乃怡;王书鑫;周婉荣;李欣;赵小燕;;中国人正常听阅的年龄及性别关系[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7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尚云英;;华裔美国女性身份的重构策略——论《女勇士》的中国文化改写[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9 陈亮;;谁在言说?——对李小洛诗歌的一种阅读[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李小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江波;王国红;;引言:社会性别意识的提升[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康慨;阿特伍德新作误撞SARS[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美]Arlie Hochschild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教授 王莹 翻译;从性别到种族、阶级和全球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薛忆沩;在黑暗中窥探[N];南方周末;2007年

4 潘萍;浅议和谐性别关系的本质内涵[N];湖南日报;2007年

5 谭琳 作者单位: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中的性别关系[N];中国人口报;2006年

6 张敬婕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信息时代的性别困境[N];中国妇女报;2010年

7 童蔚 编译;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幻想与牺牲[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盛言琨;女性中层危机 要否回头做女人[N];经理日报;2007年

9 主持人: 本报记者 朱莉       嘉 宾: 英国De Montfort大学 J.A.Mangan教授            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主任 董进霞教授;体育中的性别关系[N];中国妇女报;2005年

10 厦门大学福建女性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叶文振;努力促进性别和谐[N];福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雯;身体的囚禁,精神的逃离[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李文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王卫华;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马春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陈雪;批判、焦虑、探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程新贤;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婚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肖泳;女性的发现[D];浙江大学;2006年

9 朱骅;赛珍珠与何巴特的中美跨国写作[D];复旦大学;2010年

10 闫红;铁凝与新时期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英华;两性视角下女性身份的自我探询[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周岳琳;阿特伍德三部小说中的荒野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3年

3 朱红荣;论阿特伍德小说中镜子意象的多重叙事[D];暨南大学;2012年

4 周苗苗;“女性身份”的内涵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陶丽;当代女性绘画中对女性身份再确认的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6 陶兰;论阿特伍德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若干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兰芳;阿特伍德《盲刺客》的互文性[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8 陈薇;迷惘、寻找与回归本真[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博;“与死者协商”[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刘颜;从征服到和谐共生[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872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72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5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