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生态批评:进展与问题
本文选题:生态批评 + 文学批评 ; 参考:《文艺评论》2013年11期
【摘要】:正近些年来生态批评在国内渐成显学。就世界范围而言,生态批评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还是一个新兴的文学批评亚学科,其自身还是一个正在动态展开的未完成过程。无论是对于其自身发展脉络的清晰把握,还是对其近期最新进展,我们都有一个逐渐深入了解的过程,这也是生态批评学科自身建设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笔者试图根据自己所见的国外学术资料,对英美生态批评发展逻辑及主要问题略加梳理,以促进国内生态批评的学科理论建设。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ecological criticis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rominent school in China. As far as the world is concerned, ecological criticism, despite its rapid development, is still a new sub-discipline of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itself is still a dynamic and unfinished process. Whether it is a clear grasp of its own development context, or its recent progress, we all have a gradual and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which is also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discipline itself. The author tries to sort out the logic and main proble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ecological criticism 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academic dat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iscipline theory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英文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美学西化问题研究”(批准号:09BZW00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十世纪域外文论的本土化研究”(批准号:12&ZD16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荔;;“水仙花”的生态批评解读[J];职业时空;2008年06期
2 韦柳媛;;“原生态”的原生态追问——以《云南印象》为例[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张华;;生态批评的现代性背景及其当代发展逻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03期
4 秦春;;生态语言:文学批评的新视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袁鼎生;;生态批评的规范[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6 邢剑霞;;生态批评与权力意识——以《印度之行》为例[J];考试周刊;2010年39期
7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8 劳伦斯·布依尔 ,张旭霞;文学研究的绿化现象[J];国外文学;2005年03期
9 温越;;生态批评:生态伦理的想象性建构[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10 毛娟;;生态批评的浪漫主义资源[J];当代文坛;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邓利;;论李长之的文学批评[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8 黄浩;;批评失语症——90年代文学批评把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9 罗勇;;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秦忠翼;邹正昌;;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2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依可;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N];文艺报;2003年
4 杨泽文;让生态批评面对整个文学现象[N];潮州日报;2008年
5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6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孙士聪;开拓生态批评的视阈[N];中国艺术报;2006年
8 ;文艺应有的绿色之思[N];中国艺术报;2006年
9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10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华;“生态大我”与生态批评的构建[D];北京大学;2013年
2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吴民;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4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7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王军宁;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邬蒙;迷失于后现代的田园[D];苏州大学;2005年
5 白晶;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薇拉·凯瑟的小说《噢!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娅》[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红霞;对奥斯卡·王尔德作品的生态批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付美娜;论翻译的生态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8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9 顾冀梅;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10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90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89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