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再现想象论

发布时间:2018-05-28 20:44

  本文选题:跨区域华文诗歌 + 中国形象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摘要】:面对居住地主流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压抑与遮蔽,许多跨区域华人诗人采取了对抗性的写作姿态。在他们的诗歌中,他们通过再现式想象方式,揭示了居住地主流文化中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意识形态特性,表现了他们对故国家园的认同。这种认同,既涉及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又涉及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由此,跨区域华人诗歌在一代又一代诗人的辛勤拓展下,开始形成一个日趋广阔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空间。
[Abstract]:In the face of the oppression and obscurity of the national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residence, many cross-regional Chinese poets have adopted a confrontational writing attitude. In their poems, they reveal th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image created in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ir place of residence through the way of reproducing imagination, and express their recognition of the homeland of their homeland. This kind of identity involves not only the historical memory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but also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ymbols and cultural spirit of the national community. As a result, cross-regional Chinese poetry began to form an increasingly broad imagin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under the hard expansion of generations of poets.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基金】:“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跨区域华文诗歌中的中国想象”
【分类号】:I10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刘影;;城市文学的“上海怀旧”之旅[J];北方论丛;2006年05期

3 任连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信仰的铸造与创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刘旺洪;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理性反思——评《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上卷)[J];比较法研究;1994年02期

5 张军,许声宏,王润斌;关于建构中华民族当代竞技体育精神文化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6 黄文艺;论法律传统[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7 于琦;东方主义之后——论赛义德消除文化霸权的话语革命策略[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王倩;殖民话语生产的元文本——对希腊古典神话的另一种解读[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9 田艾;同性恋之法理初探[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覃兆刿;档案传统与档案事业现代化[J];档案与建设;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中江;;进化主义与中国近代的保守、渐进与激进[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2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阳信生;湖南近代绅士阶层研究(1895—1912)[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6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富良;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8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林竞君;网络、嵌入性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张掌然;问题论[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国;张资平、叶灵凤性爱小说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叶宗宝;论《新青年》角色转换对新文化阵营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2年

3 曾峗;乡村社会有组织犯罪及其成因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4 刘东方;胡适的文体理论及其文学史意义[D];青岛大学;2003年

5 梁晓红;开放·混杂·优生[D];清华大学;1994年

6 徐琦;农村劳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7 许文果;对赫尔巴特学生观的再认识[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谢锦霞;现代教育的合理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薛源;语文教育的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利民;质疑新文学“不证自明”的现代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梦瑶;;解读任碧莲小说《爱妻》中的中国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2 王姗姗;;长城的“他者”话语——《万里长城建造时》中的隐喻及其生成机制[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3 方俊华;;Wallace Stevens和中国之石——论斯蒂文斯诗中的中国形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4 颜碧洪;;“误读”的中国——论《女勇士》和《中国佬》中的中国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5 王丽亚;;论毛姆《彩色面纱》中的中国想象[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6 骆寒超;;这里有着可以战胜一切的美——读乌克兰女诗人柳德米拉的《中国的呼吸》[J];文化交流;2011年09期

7 高超;;形象学视野中的日本汉诗[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8 张婷;;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曾惟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中的中国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卞亦;梁李;邹燕;;法国诗人与中国[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一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邵先山;一扇“想象”中国的窗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喻大翔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海外华文文学里的中国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罗多弼(瑞典皇家人文、历史与考古学院院士);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世文;“美国文学中的中国”[N];文艺报;2008年

5 张琼;华裔文学中的中国文化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华闻;“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2 李雁南;近代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5年

3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詹乔;论华裔美国英语叙事文本中的中国形象[D];暨南大学;2007年

6 泊功;日本式的东方学话语—近代日本汉学与中国游记[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8 李根硕;朝鲜的中国想像与体验(从17世纪到19世纪)[D];北京大学;2012年

9 马广利;文化霸权:后殖民批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于秀娟;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琼;芥川龙之介和中国形象[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毅;言说美国属性[D];武汉大学;2005年

3 彭威;毛姆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于海斌;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康利荣;异质文化交流下的中国形象[D];南昌大学;2008年

6 刘明;东方主义语境下的中国[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崔玮玮;谷崎润一郎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林培菊;他者镜像中的自我言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莉;东方的幻象[D];四川大学;2007年

10 付瑶;被建构的“中国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48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48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