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平原上的城市》生态批评解读
本文选题:人类中心主义 + 敬畏生命伦理 ; 参考:《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和戏剧家,荣获威廉·福克纳奖,古根海姆奖和第91界“普利策最佳小说奖”,被誉为美国当代小说界的四位重要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及评论界的美誉,尤其是《边境三部曲》更是为他奠定了在现代美国文坛上的大师地位。长期以来,三部曲被人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讨论,生态批评角度分析麦卡锡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研究热点之一。但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放在前两部。而作为三部曲最后一部的《平原上的城市》则几乎没有被单独系统而全面的探讨过。本文试从生态批评角度来解读《平原上的城市》这部作品,探讨其中体现的麦卡锡的生态意识,展现作者在呼吁生态文化方面所作的努力与贡献,唤起人们对生态的关注。论文由三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主要是关于作者科马克·麦卡锡和小说《平原上的城市》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其所进行的相关评论及生态批评理论的源起、发展及其重要的哲学基础。 第一章从两个方面探讨小说中体现的反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思想:作者对自然的爱与钦佩,以及他对人类控制自然欲望的控诉。 第二章探讨麦卡锡用敬畏生命伦理解决环境危机的探索。麦卡锡展现了牛仔对马和其他动物的敬畏,肯定了生物的内在价值,以及一切生命的平等地位,从而重新树立了以生命为中心的观点。 第三章探讨麦卡锡另一种解决危机的尝试:弃恶扬善的人文生态思想。通过分析作品中墨西哥人的友好互助,,牛仔间的兄弟情义,以及几份纯洁的真爱展现了麦卡锡以“善”恢复和谐社会,从而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希望。
[Abstract]:Cormack McCarthy, a famous contemporary American novelist and dramatist, won the William Faulkner Award, the Guggenheim Award and the 91st best novel of Pulitzer. His novels are well received by readers and critics, especially the Frontier Trilogy, which has established him as a master in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For a long time, trilogy has been discussed from many angles. It is one of the hotspo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McCarthy's works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But the focus has been on the first two. City on the Plain, the last trilogy, has hardly been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City on the Plains"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of McCarthy embodied in it, shows the efforts and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author in appealing for ecological culture, and evokes people's attention to ecology. The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main contents of author Cormack McCarthy and his novel the City on the Plain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basis of the relevant comments and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anti-anthropocentrism ecological thought embodied in the novel from two aspects: the author's love and admiration for nature and his accusation of man's desire to control n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McCarthy's exploration of solving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with the reverence of life ethics. McCarthy demonstrated the cowboy's reverence for horses and other animals, affirmed the intrinsic value of life and the equal status of all life, thus re-establishing a life-centered view.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McCarthy's other attempt to solve the crisis: abandoning the humanistic ecological thought of evil and promoting go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xican friendship and mutual help, the Brotherhood between cowboys, and several pure true love, McCarthy's hope of restor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 "goodness" and repai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demonstrated.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轶;;生态批评的偏误[J];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2 高珍辉;;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像大地一样》[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3 赵牧;;何谓生态,批评何为?——论生态批评的源流、表现及困境[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4 邹丽丹;;生态批评的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5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6 陈榕;;黑暗中的一线光——The Road[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1年09期
7 杨佛兰;;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古舟子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麦卡锡[J];男生女生(金版);2004年03期
9 郑志国;;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猪八戒形象解读——以“家园意识”为中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韩利敏;梁晓东;;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文娟;;建立电视监管与评测中的“电视生态批评”标准[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慧;;论生态文学的开创者——亨利·大卫·梭罗知名度崛起的内外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5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韩笑笑;约翰·麦卡锡[N];工人日报;2011年
10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4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付美娜;论翻译的生态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5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7 陈婷婷;自然·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关怀和叙事灵活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敏;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房丽颖;麦卡锡《平原上的城市》生态批评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51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51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