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川端康成的文学生成——读周阅著《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31 09:49

  本文选题:川端文学 + 川端康成 ; 参考:《中国比较文学》2013年03期


【摘要】:正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周阅教授所著的《川端康成文学的文化学研究》。时隔4年,这本厚实的著作获得了第六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特别奖,这个奖是自1997年9月设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项"特别奖"。评委们认为,该著开创性地提出中华文化至少在五个层面涵养了"川端文学"的生成,
[Abstract]:In 2008,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published the Cultural Studies of Kawabata Kangcheng Literature by Professor Zhou Yu. Four years later, this thick work won the sixth Special Award of the Sun Pinghua Japan academic Award Fund, the first and only special award since its establishment in September 1997. The judges believe that it is time for the book to creatively suggest that Chinese culture has conserved the generation of "Chuanduan Literature" at least on five levels.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313.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宇振;;从波子形象看川端康成战后的女性意识[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张影,张贵花;川端作品的儿童形象[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闫保平;;论战后川端康成创作中的自杀意识[J];长江学术;2007年04期

4 李鹏飞;;论川端康成小说创作的“东方意识流手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5 李佼佼;;浅析千只鹤的象征意义[J];大家;2012年12期

6 孟庆枢;;直教银汉堕怀中——川端康成《雪国》的结尾与李商隐的“银河诗”[J];东疆学刊;2012年01期

7 孙淑华;郑爱军;;评电影剧本《雪国》之“物哀”美学[J];电影文学;2009年13期

8 周淑茹;;美人之美——读川端康成之《雪国》[J];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邓桂英;;试论《山音》的性生殖崇拜意向[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周阅;大众文化与吉本芭娜娜的创作[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琛;川端文学的精神分析阐发[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欣欣;川端康成对日本物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慧;东方之美[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文娟;论川端康成创作中的色彩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方媛;川端康成的《雪国》与日本的佛禅思想[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周密;川端康成中间小说论[D];湘潭大学;2002年

6 高华;生存哲学终极观照中的川端康成:从女性观到死亡观[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鹏飞;论川端康成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玉琴;论文学中的死亡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思思;川端康成与绘画艺术[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刘春波;试论川端康成掌上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泓;;筚路蓝缕、艰难前行——《川端康成评传》读后[J];日本研究;1990年02期

2 魏大海;;斑驳陆离的情爱世界——记第三届中日川端文学研讨会[J];外国文学动态;1996年02期

3 刘春波;张国华;;试析川端康成掌上小说中的“千代情结”[J];作家;2009年22期

4 李芳;;川端文学的“佛典”思想——《伊豆的舞女》赏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5 刘占和;;浅析佛教禅宗对川端文学的影响[J];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周阅;;川端康成文学与中国宋元美术[J];外国文学;2008年06期

7 何欢;;浅析日本传统美在川端康成作品中的体现——以《我在美丽的日本》、《雪国》为中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张晓宁;“薰”与“驹子”——川端文学中两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形象[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周晓燕;探索川端文学之美——欣读叶渭渠新著《川端康成评传》[J];日本学刊;1990年03期

10 林武志;魏大海;;川端文学与传统定位——第二届中日川端文学研讨会基调报告[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蔡鸣雁;;矛盾与迷茫的重合——再析《雪国》中的男主人公岛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吴敏;;日式虚无美的极致——读川端康成《雪国》[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惠珍;;现代与传统——中日新感觉派小说创作题材差异解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琢;;日本当代文学述评[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高树信子获川端康成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周阅;禅宗与川端文学的镜象之美[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周阅;川端康成的《雪国》[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周阅;川端康成与八大山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叶渭渠;表现美与表现战斗[N];文汇报;2000年

6 本报书评人 赵瑜;竹久梦二,三十五[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特约记者 戴铮;“新《变形记》”获川端康成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周阅;川端康成的政治态度与中国道家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叶渭渠 唐月梅;图文再现大师情愫[N];信息时报;2003年

10 叶渭渠;日本文学的经典作品[N];北京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琛;川端文学的精神分析阐发[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伟萍;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D];山东大学;2007年

4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7 孙艳华;泉镜花浪漫主义小说的幻想空间[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慧;《春香传》的文化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官福;佛经故事对朝鲜古代叙事文学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10 王天慧;横光利一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雅芬;关于川端康成女性观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2 孔德伟;掌の小说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王黎;川端文学中的美的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吴怡宁;从川端文学看心理距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张艳梅;窥视生死线[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春波;试论川端康成掌上小说[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琛;川端康成《千羽鹤》论[D];吉林大学;2005年

8 王飞;在苦难与抑郁中寻找美的世界[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龙文娟;论川端康成创作中的色彩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谭婧;川端康成作品中的生命美学及文化底蕴[D];中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9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59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a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