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象征意象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8-06-03 00:30

  本文选题:劳伦斯 + 小说《儿子和情人》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23期


【摘要】:劳伦斯在他小说《儿子与情人》中利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借助于隐蔽的意象与象征性的语句成功地赋予了整部小说的象征意象。其以笔下的花、月亮、以及动物意象同人物的思想互为默契给该小说增添了无穷韵味及生态内涵。这里我们诠释该小说的内在主旨与人物思想的繁杂隐蔽性。试从花与主人公的一些联系来对该小说作品做分析解读。
[Abstract]:Lawrence uses a lot of symbolism in his novel son and Lover. With the help of hidden images and symbolic sentences, the whole novel is successfully endowed with symbolic images. The flowers, the moon, and the animal images in his works add endless charm and ecological connotation to the novel. Here we annotate the inner purport of the novel and the complexity and concealment of the characters' thought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novel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wer and the protagonist.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晓玉;死与爱的审美意境——《恋爱中的女人》形式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黄小勇;《儿子与情人》象征意象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周汉林;;文苑沧桑 谁主沉浮——论“劳伦斯热”与劳伦斯爱情观[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4 何昌邑;深层的潜流——评劳伦斯所著的《恰特茉夫人的情人》[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5 王南;文明与人的悲剧性冲突──读D·H劳伦斯《恰特利夫人的情人》[J];语文学刊;1996年01期

6 刘维荣;浅析劳伦斯小说中的若干意象[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张中载;独特的劳伦斯,独特的《虹》[J];外国文学研究;2000年04期

8 王东;;论劳伦斯诗歌的核心主题[J];长城;2010年06期

9 苏萌;读“再见,我的弟弟”[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1期

10 ;如何看待劳伦斯的小说[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林峰;;从生态哲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查泰来夫人的情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颖思;;重建和谐——《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胜兰;;《虹》中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吕涵;周晓芳;;从心理分析角度试析《赤裸的心》及《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苏友芬;;简述女作家共同的叙事形式选择——小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刘须明;;写出一个女性自己的世界——曼斯菲尔德与劳伦斯作品比较阅读[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马(翻译家、作家);为了还事物以本来面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早报记者 石剑峰;劳伦斯·布洛克:陪马修一起变老[N];东方早报;2011年

3 沈大力;花都红杏又出墙[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饶晖 (中央戏剧学院);光里、尘里的劳伦斯[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余光中;阿拉伯的劳伦斯[N];中国邮政报;2003年

6 余缓;劳伦斯的真情世界[N];湖南日报;2000年

7 傅小平;劳伦斯: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N];文学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康慨;革命已经结束,文学缴性投降[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马修·斯卡德系列”简体中文版责任编辑 老于;地面之下的纽约[N];南方周末;2011年

10 东东;将性爱提升到美学高度[N];中国邮政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2 周玉忠;文坛凤凰的斑斓色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4 罗杰鹦;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5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为民;《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三部文稿中性描写的差异与表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8 张春;《尤利西斯》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涂艳蓉;戴·赫·劳伦斯小说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晓莉;劳伦斯诗歌中意象之表现及性爱之描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怀琴;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和《恋爱中的女人》中的无政府主义思想[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思阳;从厄秀拉的形象看劳伦斯的女性观[D];吉林大学;2004年

5 孔力秋;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生命哲学[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际华;寻找新生活的人:劳伦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程心;从野性到神性[D];西南大学;2006年

8 王维;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审美观和思想意识[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娅;从《羽蛇》看劳伦斯后期长篇小说中的救世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桂友;人性之美[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70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70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