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伦理倒错的水泥花园

发布时间:2018-06-03 04:32

  本文选题:水泥花园 + 第一人称 ; 参考:《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伊恩·麦克尤恩的《水泥花园》描摹了一出在失去双亲后4个孩子人性逐渐扭曲和堕落的伦理悲剧。文章借由第一人称叙事情境所带来的不可靠叙事探究小说人物的伦理缺失和错位,针对小说中表现的不同伦理层级,将各种伦理进行剥离和阐释,从而对小说中的伦理缺失从不可靠叙事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Abstract]:Ian McEwan's cement Garden depicts an ethical tragedy in which the humanity of four children after losing both parents is distorted and degenerate. Based on the unreliable narr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first person narrative situ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thical deficiency and disloca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different ethical levels in the novel, dissects and interprets all kinds of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the ethical deficiency in the novel is discussed in depth.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金资助项目(TJWW12-023)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伍茂国;;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伦理学[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2 伍茂国;;现代性语境中第一人称叙事的伦理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章;论《聊斋志异》“弄假成真”的艺术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周涛;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兰珊;;神话型理想面对现实的执着追问——试析《堂吉诃德》中镜子-本文的指示作用和主要本文的寓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高明玉;;洛丽塔:一朵无意识浇灌出的“镜中花”[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王中;论《啼笑因缘》的多重趣味组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叶立刚;;试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作者的介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10 张慎琳;叶晓青;;独特的叙述视角与反讽意味的生成——吴组缃《官官的补品》的文本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3 魏秋华;论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培婷;《虹》的叙事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琳琳;黎巴嫩女作家哈南·谢赫小说《泽赫拉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7 王亚男;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日常生活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静;生命意志的追询[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红;试论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情节中的巧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斓;教化与审美[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申洁玲;“推卸”叙述责任的现代第一人称小说叙述者[J];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2 申丹;对叙事视角分类的再认识[J];国外文学;1994年02期

3 黄希云;小说人称的叙述功能[J];外国文学评论;1996年04期

4 赵炎秋;叙事情境中的人称、视角、表述及三者关系[J];文学评论;2002年06期

5 孟旦;安延明;;实际可行的伦理准则及其进化论基础[J];世界哲学;2009年01期

6 唐热风;第一人称权威的本质[J];哲学研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惠琴;;虚构事实——小说《大海啊,大海》的不可靠叙事策略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2 张霞,吴恒菊,贾若君;谈《了不起的盖茨比》独特的叙事视角[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刘金笙;;试论在小说中对于第一人称的运用[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4 刘蔚馨;李晓岩;;独特的第一人称及言不及义的口语语言——安德森的小说《我是白痴》的视角及语言探讨(英文)[J];青春岁月;2010年24期

5 林岩;《看不见的人》之叙事话语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马娅;试论君特·格拉斯文本的第一人称叙述魅力[J];肇庆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周苹,邵锦娣;浅谈《紫颜色》的聚焦特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8 夏凌云;;如梦如幻洛丽塔——《洛丽塔》叙事人称浅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S1期

9 赵宪章;;日记的形式诱惑及其第一人称权威[J];江汉论坛;2006年03期

10 苏艳斋;;《鲁宾逊漂流记》艺术手法浅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冯丽君;;论《紫色》独特的书信体成长叙事方式[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村上春树卖关子:“Q4”还是“Q0”?[N];中华读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熙涵;日本年轻人很少看村上春树了[N];文汇报;2011年

3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作家都需要追求一种完善[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兰立亮;大江健三郎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代晓丽;福克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叙事修辞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涂媛媛;现代人的异化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纳;叙事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叙述者[D];河南大学;2009年

2 欧毅;剧场里的灵魂言说者[D];四川大学;2007年

3 刘艳梅;虚构的叙事 叙事的虚构[D];兰州大学;2008年

4 曹静婕;权威的平衡[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王清清;寻回丢失的风筝[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饶芳;《洛丽塔》中的聚焦与叙述层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光;战争经历的真实再现[D];河北大学;2011年

8 黄洪;奈保尔《河湾》的叙述文体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何发翠;从《黑王子》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李;威廉·布莱克早期作品中的视角和隐含作者[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1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71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