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到灯塔去》:回忆的再现与认知

发布时间:2018-06-07 06:37

  本文选题:《到灯塔去》 + 回忆 ; 参考:《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具有传记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将读者和批评的注意力转移到小说与作者家庭和经历的相似性,对弗·伍尔夫代表作《到灯塔去》的研究也是这样。本文则透过对小说回忆视角的再审视,解读该小说的维多利亚式家庭观,揭示该小说中有关物质主义与精神主义的哲学思辨,以此探析回忆的艺术化过程与意义。在回忆视角的作用下,伍尔夫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载体,借助"到灯塔去"这一普通事件安排了小说的形式,将对过去的回忆转化变形,以非个人化的姿态进行艺术创作,赋予其时代精神,使小说超脱了个人情感的表达。
[Abstract]:Biographical literary works tend to shift the attention of readers and critics to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novel and the author's family and experience, as is the study of Fu Woolf's masterpiece to the Lighthouse. Through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recollection,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Victorian family view of the novel and reveals the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about materialism and spirituality in the novel, so as to explore the artistic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of recolle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erspective of recollection, Woolf, with his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as the carrier, arranges the form of the novel with the aid of "to the Lighthouse", transforms the memory of the past, and makes artistic creation in an impersonal manner. Endowed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novel transcends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 emo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文本经典性的重释”【项目批号:09YJC75201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弗·伍尔夫创作文本研究”【项目批号:08WWC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薇;从《到灯塔去》看伍尔芙小说的诗意性[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王胜钰;伍尔夫的母性中心世界——论《到灯塔去》的主题[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王烈琴;男女二元等级对立模式的颠覆——《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张楠楠;;论《到灯塔去》的美学特征[J];理论界;2006年05期

5 申富英;评《到灯塔去》中人物的精神奋斗历程[J];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04期

6 余冰;音乐作为形式要素在伍尔夫小说《到灯塔去》中的意义[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晨;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她的名篇《到灯塔去》[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范丽君;迷雾中的灯塔[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魏凌岩;;从《到灯塔去》男女人物的对比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观[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2期

10 陈健;;论《到灯塔去》的全知视角(英文)[J];价值工程;2010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正文;;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钨业所作重要批示的二三事[A];中国钨工业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许薇;;“她者”的困境与拯救——《到灯塔去》中边缘女性莉丽·布里斯科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宜丹;;普宁:新世界里的孤岛君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惠军;;痛苦与美妙并存的精神旅程——伍尔芙小说《墙上的斑点》赏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家川(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那近乎天界的美[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高山杉;“特别西人”蒲乐道[N];东方早报;2010年

3 阎立 孔德琴(作者单位分别为合肥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从《简·爱》到伍尔夫[N];光明日报;2004年

4 止庵(学者);玩笑或最大可能性[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5 刘鹏凯;充满诗意的写作[N];海南日报;2004年

6 王功恪;轻轻推开文学家的门[N];新疆日报(汉);2004年

7 傅小平;劳伦斯:开启跨越时空的对话[N];文学报;2008年

8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罗岗;“化”与“讹”[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任一鸣;注解中英文化交流[N];社会科学报;2005年

10 林远;基德曼:一个走向伍尔芙的女人[N];文汇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益;马丁·瓦尔泽小说《迸涌的流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郭骅;意识流小说中的直接引语[D];复旦大学;2012年

4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志锋;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D];中南大学;2010年

2 林玉;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认知隐喻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曹美华;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章璐;再现《到灯塔去》中意识流特征的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陶莉;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双性同体思想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薇;女性的呼声—《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12年

7 曾妍;新女性与完美女性:《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解读[D];南昌大学;2012年

8 韩小晶;《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于芳;《到灯塔去》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冯翠娟;论《古韵》对《到灯塔去》的借鉴与变异[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90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90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