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浅谈外国文学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08 22:38

  本文选题:外国文学 + 人物形象 ; 参考:《语文建设》2013年27期


【摘要】: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国文学教学中,人物形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视角的人物形象分析,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也可以加深他们的记忆,提高审美情趣,以此获得更开放的学术态度,同时,对外国文学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也有较大的提升。
[Abstract]:Foreign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the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is a very important study cont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students can not only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but also deepen their memory and enhance their aesthetic taste, so as to gain a more open academic attitud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fluence and appeal to foreign literature have also been greatly enhanced.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106-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步桐;;俄罗斯文学教学应注重传承其浓重的文学精神和文化底蕴[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6期

2 刘玉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之比较——从他们的性格矛盾试作分析人物形象塑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金合;;追随永恒——曹文轩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剖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施恒魁;;《鲁滨孙漂流记》的三重解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徐燕;;乔特鲁德:一个悲剧性人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陈勇;;试论文学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借鉴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邹志红;;《特洛伊罗斯和克瑞西达》的反神话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7 苏维娜;;陌生化的审美之维——读《致羞涩的情人》管窥陌生化的艺术魅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张玉芬;;浅析麦克白的转变及原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9 常琳;;论“日神精神”在文艺中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钟声;;“矛盾”的力量——谈莎士比亚戏剧的矛盾修饰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晓芬;李双宏;;《雾都孤儿》人物分析——南希的挣扎[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2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陈诚;;文艺学“当代形态”的理论设想与建构[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陈诚;;30年来文学本体论研究的进展与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忠祥;;建构崇高的道德伦理乌托邦——莎士比亚戏剧的审美意义[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郭世贞;;论军事技术创新的“实验哲学”精神——从培根哲学思想与近代西方军事技术的关系说起[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孔帅;瑞恰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叶庄新;跨越文化的戏剧旅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10 易乐湘;马克·吐温青少年题材小说的多主题透视[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芳;陌生化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3 任艳;失衡导致的悲剧—莎士比亚剧作的悲剧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5 黄芬芬;论路易斯·格吕克在诗集《新生》中如何寻找新生[D];南昌大学;2010年

6 薛娇;范畴化理论视角下汉英词汇范畴翻译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菲;网络文本对网络编辑职能影响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8 齐伟;电影批评理论的反思与重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宁宁;跨文化视角分析旧约中罪恶的权力话语[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刘仕敏;以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解读王际真的《红楼梦》英译本[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钟兴颖;;《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人物形象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詹姆斯·安格尔;王蔚;;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晖;刘永睿;;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三题[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刘丽琼;;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体现艺术特色[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阮温凌;立体式·开放性·引进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初探[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01期

4 李雪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言专业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探析[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5 倪筱燕;;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J];农业考古;2010年06期

6 ;首次扩大的《译林》编委会在扬州召开[J];译林;1981年02期

7 李伟f ;;关于20世纪外国文学教学现状的反思[J];许昌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8 ;读者·作者·译者·编者[J];外国文学;1992年01期

9 周汉林;也谈拿来借鉴[J];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03期

10 石斋;中美交流:外国文学作品读后感[J];外国文学研究;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云龙;;现代人价值观的折射——试评怀特笔下人物形象斯坦·帕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桑凤平;俞海萌;;试论中日古典怪诞小说的“同途殊归”——《蛇性之淫》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人物形象对比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3 李杏利;;谁是真正的南方绅士——对思嘉丽三个丈夫和一个情人的探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亚娟;;维吉尔史诗中的“人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荣洁;;《俄罗斯森林》时空范围纵横[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崔玲;;悬疑、怪诞、恐怖效果的产生——论反讽在《鄂榭府崩溃记》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桂修;;生活与斗争的艺术写照——简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8 何文贤;;幽默为何是“黑色的”?——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哲理与象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宏;;《巴黎圣母院》与《盲恋》艺术手法之比照[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万海松;;《战争与和平》中两位贵族青年探索幸福的心路历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龙钢华;“冰山型人物”[N];文艺报;2000年

2 李福秀;文学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原型[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孙茜(书评人);长大后,你还是那个安妮吗?[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4 余中先;名著还得名译名编[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罗翠新;蓝色狂想曲推开入海之门[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蓝洱海;翻译文学不能承受劣译之害[N];中国文化报;2005年

7 自由撰稿人 书评人 思郁;写作,散发出一种迷人魅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薛玉凤;黎锦扬——在华裔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N];文艺报;2005年

9 黄宝生;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谢争艳;三个层面的俄罗斯[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宏伟;玉楼梦小说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梅颖;俄罗斯文学中的圣愚及圣愚式人物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谷红丽;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批评视角下诺曼·梅勒的作品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汪隽;列斯科夫的创作与民间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朱玉宁;彼得·谢弗总体戏剧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9 崔英姬;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廖峻;迪伦马特戏剧中的迷宫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莉;一曲暗黑华美的乐章[D];内蒙古大学;2009年

2 刘娟音;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人物形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春梅;关于《白痴》的堕落意识[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李欣;冯维辛讽刺喜剧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9年

5 栗丹青;米兰·昆德拉小说美学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马雪英;中岛敦改编小说与原著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龙中莲;《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不确定性[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之燕;从人物形象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D];湖南大学;2008年

9 朴春女;中—法小说中青年野心家形象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吴舒茗;《维荣之妻》中“妻子”的人物形象[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97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1997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