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中“不合适”的母亲
本文选题:《坎特伯雷故事》 + “不合适”的母亲 ; 参考:《国外文学》2013年02期
【摘要】: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塑造了一些"不合适"的母亲,表现出对以圣母玛利亚为代表的基督教母性的极力推崇。这些母亲形象有助于乔叟探讨潜在的权力运作机制、社会文化话语和母性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在故事的再创作中,乔叟沿袭了中世纪文化中女性-母亲形象的两级模式,即夏娃-圣母玛利亚模式,展现了"圣母玛利亚昏厥"这一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的魅力。
[Abstract]:Chaucer portrays some "inappropriate" mothers in the Canterbury Story, showing a strong respect for the Christian motherhood represented by the Virgin Mary. These images of mothers help Chaucer 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power functioning, the multiple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ocultural discourse and motherhood. In the re-creation of the story, Chaucer follows the two-level model of women-mother image in medieval culture, that is, the model of Eve and Virgin Mary, which shows the charm of the artistic image of "Virgin Mary fainting".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英国文学中的母性研究(1150-1500)”(项目编号:12FWW0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本立;中世纪英国反犹现象的演变及其特征[J];历史教学;200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倩红;尚万里;;近十年来(1997—2007)国内犹太研究的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陈凯鹏;;仇视、狂热与压力——中古欧洲十字军反犹动机解析[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晓;11-13世纪英国犹太社团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金辉;11—18世纪英国犹太人问题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小静;1933-1948年英国犹太难民政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宝凤;1656-1858年英国犹太人生存状况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5 王文娜;他者的史诗—《威尼斯商人》的后殖民解读[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林春敏;英国犹太人解放的前奏[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的朝圣旅程与基督教传统[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2 何岳球;《坎特伯雷故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探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刘铁铠;《坎特伯雷故事》:一幅14世纪英国生动的社会风俗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4 陆扬;乔叟式框架结构——论《坎特伯雷故事》的结构形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5 肖明翰;《坎特伯雷故事》与《十日谈》——薄迦丘的影响和乔叟的成就[J];国外文学;2002年03期
6 何岳球;《坎特伯雷故事》中的狂欢化喜剧特色[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7 陈琛;;《坎特伯雷故事》与《圣经》精神[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李洪斌;;评乔叟《坎特伯雷故事》的平民化特征[J];作家;2011年12期
9 肖明翰;乔叟对英国文学的贡献[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4期
10 肖明翰;;《贞女传奇》的得与失[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苏畅;乌戈利诺问题[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亚娟;文化的狂欢[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彦平;论《坎特伯雷故事》的多样整合性[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24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2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