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散文诗《老年》体裁刍议
本文选题:屠格涅夫 + 散文诗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摘要】:作为在文学体裁上一贯自觉创新的作家,暮年旅居法国的屠格涅夫在1878年至1882年5年间,尝试将各种文学体裁巧妙地融入新型体裁——散文诗的创作之中,为世人奉献了一部精美的散文诗集《老年》。问世以来,《老年》复杂多样的体裁一直饱受争议,但是,它有源可寻,有类可分。可以说,它既是作家对以前文体形式的继承与创新,也是对自己以往随笔、故事、小说、戏剧进行的压缩。《老年》能流传百年,经久不衰,体裁的丰富性对彰显其艺术魅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bstract]:As a writer who has always been innovating in literary genres, Turgenev, who lived in France at an old age, tried to integrate various literary genres into the creation of new genres-prose poems during the five years from 1878 to 1882. He devoted a fine collection of prose and poetry to the world, Old Age. Since its inception, the complex and diverse genr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but it can be found, there are classes.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not only the author'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former style forms, but also the compression of his essays, stories, novels and plays. The richness of gen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monstrating its artistic charm.
【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2012年度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
【分类号】:I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立业;“白银”诗人读屠格涅夫[J];俄罗斯文艺;2002年02期
2 朱红琼;;屠格涅夫《散文诗》在中国的百年流布——以翻译出版为视角[J];俄罗斯文艺;2012年02期
3 郑克鲁;波德莱尔的创新艺术[J];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04期
4 朱红琼;;诗中有画——简论屠格涅夫《散文诗》的绘画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树松;;简单之美——评彭斯的《约翰·安德森,我的爱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罗益民;阅读古典著作是创新的基础[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立业;;梅列日科夫斯基文学批评中的屠格涅夫[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4 马尔克;;试论新感觉派的形式探索——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8期
5 杜海怀;;汉文训读法的翻译学思考[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9期
6 张立群;王永;;在“神秘大门”的启合之间——论杨梓《西夏史诗》的艺术性[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罗益民;英语诗歌文体的语用策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李瑾怡;;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诗学背景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钱亦平;;从《愤怒的日子》看中世纪的词乐结构[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南健,
本文编号:2024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024691.html